學生小曹自3月2號加入該公司後,每天最大的事是除了上課就是跑市場賣農產品。「兩個月的時間,剛開始是在學校裡面賣,還會有老師支持。而後為了賣出更多,就出來學校,按照每個小組負責增城不同的鎮街、小區劃分。基本上荔城街的小區每一個都去過了。最瘋狂的是有一次下大雨,十字路口和同學四個人,每人站一個路口叫賣,現在回想起來,甚至覺得自己有點蠢。」小曹一邊回憶兩個月跑市場的瘋狂事跡,一邊給記者整理了公司給他們提供的、由增城區質量技術監督檢測所提供的雞蛋檢測報告。
之所以讓大學生慢慢發現公司運營問題的,是因為出自他們所賣的農產品。當時公司向學生承諾,他們所賣的農產品(雞蛋)是由公司自己的農場生產,而根據該公司提供的《特濃項目計劃書》中看到,公司有3個原生態養殖基地,分別在增城區增江畫廊,惠州市惠東縣平山鎮、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復興鎮。
記者先後兩次找到地處增江畫廊農場,根據家住該農場附近的村民徐阿姨表示:「該農場是屬於私人。」為了更加驗證這一說法,記者輾轉聯繫到去掏吧公司購買雞蛋的一位聯繫人,微信號叫「紛紛增城」的負責人介紹,她所賣的雞蛋和大學生所賣的雞蛋一樣,而大學生從中拿貨價比直接從該負責人處拿貨價高很多。
學生小曹還告訴記者一個信息:「當時給公司交納入股費時,並不是交給了公司對外的公開帳戶,而是通過支付寶轉帳或現金的方式,直接轉給公司負責人的私人支付寶帳號。而公司的帳目也是從來沒有對外公開過。」
(華商學院學生為記者指出地處增江畫廊的農場還立著一塊大學生創業基地的牌子)
據大學生所提供的信息,去掏吧公司負責人之一張進輝原是華商技工學院的一名職工。該校學生處何處長告訴記者:「張進輝在去年還是學校的職工,其離職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在校期間,依靠學校聲譽拉大學生入股被學生舉報,公安機關來校調查張進輝,由此被離職。」何處長介紹,張進輝在校就職期間,其工作能力並不被認可,上班經常遲到、早退,工作吊兒郎當,在學校對他進行批評教育後,還不知悔改。「張進輝在校期間已經提出過該類型的創業,而在當時,還是以50元一股拉學生,但是遭到了學校的反對,而後,張進輝不聽勸阻,拉大學生入股被學生舉報,當地派出所便來校進行調查,後因張進輝公司也在工商局註冊,故而未做任何處理,只是教育了事。」
針對大學生向社區報反映因「眾籌」創業被騙的問題,張進輝則向表示:「核心運營層有30多個人,剩下的會員佔80多個,公司全部大學生成員近120人。而他們所交的並不叫股東費用,稱之為股東的,是要註冊到營業執照交的才叫股東費用。」當記者詢問是否有大學生佔公司股東時,張進輝表示:「運營層是股東,表示在工商局註冊了,30多位是股東,在營業執照裡面的,其他的成員就不是。」對此,記者通過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查詢得知,該公司法人代表為張進輝,其股東信息除張進輝本人之外,還有4位自然人股東,根本沒有核心運營層大學生。
「農場和公司屬於合作關係,我們做市場,他們做後勤,而公司之所以告訴學生說目前是持平狀態,是想要激勵大學生更好的工作。」當記者想要進一步了解時,張進輝多次表示涉及公司運營不方便透露,公司內部事情會一切按照合同處理。
截至記者截稿時,大學生向記者透露,由於大學生的集體抗訴,去掏吧公司已經將大學生轉移到新的業務領域,讓大學生做微商,在網上賣一種叫「泉立方」的洗衣片。而該公司的辦公室目前也成為堆放產品的倉庫。目前,大學生已向增城區公安機關報案,並已獲立案。
(華商、華立、松田三所高校大學生聯名要求返還入股費)
律師說法:取證難是關鍵
廣東合眾之源律師事務所羅少卿律師表示:「單獨看該公司與大學生籤署的協議書,其內容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從法律的嚴謹性和公平性來說,有分為法律上的公平和事實上的公平,而他們雙方的所籤署的協議書,甲方(公司)所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卻只有權利;而乙方(大學生)應該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卻只有義務。該協議書所述的『若出現一切出現任何問題,均與甲方(公司)無關,且不需要賠償乙方(大學生)』的話語,都是把風險讓大學生承擔。目前大學生若想追回入股費,首先考慮到的就是取證難,如何能夠合法保障大學生合法權益。」
以上內容來自廣州日報增城社區報(ID: zengchengs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