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推行「煤改氣」的初衷,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減少燃燒煤炭產生的大氣汙染,贏得藍天保衛戰。而使用天然氣,不僅可以守護藍天,也能讓自己的小家更乾淨。乾淨是天然氣一大的優勢。農村常做飯的主婦深有體會,以往用煤球做飯,會有煙塵和煤味;用液化氣做飯,油煙比較大;而用天然氣做飯後,自家廚房也乾淨許多。
家裡統一接入了天然氣管道後,可以直接繳費使用,也不用像以前隔三岔五就要外出購買煤球或者液化氣,非常便利。
冬天,不僅要做飯,也要取暖,取暖比做飯的消耗量大得多。
天然氣1立方米是2塊多,用常見的壁掛爐取暖,一天至少要用10立方米天然氣,也就是
一天要30元起,按照冬天取暖3個月算,
一年就要2700元起,這在農村顯然是一個大數目。
另外,天然氣入戶的安裝費,各地標準不同,一般是農戶出
2000-3000元不等,比如河南省濮陽市範縣的農村,安裝費用是2250元。
對於低收入農戶,
尤其是老年人,取暖費是很大的負擔——年輕人白天都在外勞動,不太需要取暖;但是老人一天都在家裡,且抵抗力差,取暖是剛需。
農村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白天沒事一直騎著三輪車在外面轉悠。老人回道:不讓燒煤了,用不起天然氣,家裡坐著太冷,出來活動著身上能暖和些。
另外,很多農村老人仍然撿柴火做飯,一毛錢都不用花,省吃儉用慣了,用天然氣做飯也覺得貴。
高額的費用負擔,導致很多農戶不願安裝、安裝了也不使用。隨著天然氣入戶投入使用,也暴露出了一些後續的問題。
一是硬體設施維修困難。有的網友反映,當初統一採購安裝的壁掛爐,用了兩年多之後部分部件壞了,詢問得到的答覆卻是沒有這些部件。後續服務跟不上,讓天然氣設施成了擺設。
二是氣荒問題。隨著天然氣使用範圍增大,供應變得緊張,在某些時段某些地段,會出現氣荒的問題。經濟條件允許也用不上,這讓本就寒冷的冬天更加難過。
因此在投入使用天然氣的地區,應加強後續服務管理,真正讓大伙兒溫暖過冬。
編輯 | 孫麗敏 責編 | 康軒山 監審丨鍾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