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 Buzz Word Christmas Crackers 聖誕拉炮 是一個和聖誕節相關的很喜慶的詞,中國的小夥伴們對Firecracker - 炮仗都不會陌生,那麼,你可以將 Christmas Crackers 理解為英國聖誕節的炮仗,只不過呀,是沒有火藥,不用點火的炮仗。
二者的相同之處是都能很好的烘託節日氣氛。
在英國,聖誕節當天,所有的家庭都會坐在餐桌前,吃一頓傳統的聖誕大餐-塞滿了各種餡料的烤火雞。無論年齡老幼,都會在頭上戴一頂五顏六色的紙皇冠。
這些紙皇冠從哪裡來的呢?其實就是聖誕拉炮裡附帶的小禮物啦~
那聖誕拉炮又是怎麼來的呢?
據說,倫敦的一個 confectioner 糖果小販 Tom Smith 製作了第一隻聖誕拉炮。
為了能和別家糖果商販不同,他別出心裁地在糖紙裡附上了和糖果一樣甜蜜的情詩。
一開始,糖果裡附的僅僅是情詩,因為男士們很願意將這種自帶浪漫加分屬性的糖果送過他們心儀的女士(the romantic verses were a selling point.),但 Smith 這位很有市場眼光的企業家很快走到了消費者前頭,他決定要拓展市場。
這天,正在烤火的 Smith 被壁爐裡燃燒的柴火發出的「噼啪」聲(crackle)所啟發,靈感瞬間來了:如果可以給自己的產品加上音效,一定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
於是,他開始製作規格更大,圓木形狀的糖果包裝,而且打開包裝時還會發出「砰」的聲響。為了吸引更多的客戶,他又把包裝裡頭的糖果換成了玩具,把情詩換成了笑話。
他的兒子 Walter 還把聖誕紙帽也加了進去,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聖誕拉炮啦。
聖誕拉炮是用硬紙板製成的一個筒狀物,再用色彩鮮豔的彩紙包裹起來,兩端擰緊,形狀如同一個特別大的水果糖。
在拉炮裡,做了能通過拉動,觸發聲響的設置( banger ),當兩個人拉動聖誕拉炮的兩端時,拉炮裡的兩條化學浸漬紙就會發生摩擦,從而發出「砰」的響聲。
拉炮拉斷後,拿到大頭的人就能獲得其中的小禮物啦,一般包括一頂紙皇冠、一個小玩具、一個寫著笑話、謎語、或是腦筋急轉彎小故事的紙條等。
通常在聖誕派對和聖誕大餐後,人們會開始拉聖誕拉炮,是不是很有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