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醫療案例:臺灣奇美醫院使用AR眼鏡進行救治

2021-02-13 虹科ARVR

任何外科手術都是通過團隊合作完成的;醫生,護士和技術人員的合作。通常,外科醫生想尋求專家的專業知識,但是該專家可能很遠。外科醫生已經嘗試通過使用手機與專家建立聯繫,但效果並不理想-光線不均勻,角度無法顯示外科醫生想要分享的內容,或者攝像機遮擋了正確的視點,以及無法在聯繫時用雙手進行操作。

而藉助虹科智能眼鏡,醫生可以查看和共享手術,而不會遇到任何此類困難。智能眼鏡可提供完整的第一視角的直觀視頻交流,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實時準確地看到外科醫生所見。

外科醫生可以分享和解釋他們的技術,並且可以諮詢可能離醫院很遠的專家。戴上智能眼鏡的每個人都可以查看手術、監視患者的病情並討論最佳手術方法。手術後,外科醫生,專家和原始的主治醫生都可以從任何地方觀察和討論患者的康復情況。醫生對AR智能眼鏡有何看法?

奇美心血管外科主任鄭博智博士在最近的手術中評論了智能眼鏡的使用。

「 智能眼鏡為16小時手術提供了解放雙手的全高清視頻流傳輸性能,手術後該技術提供了外科醫生與ICU之間的即時通信。眼鏡重量輕,易於使用,並允許我們在相互交流的同時用雙手來治療患者。它們是提供護理和協作的絕佳工具。我們對這一項新技術感到十分高興。」

分享經驗和專業知識

知識的共享對於醫學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專家必須與新接觸該行業的人分享經驗。在奇美醫療中心,虹科智能眼鏡還用於培訓初級醫師。

培訓外科醫生時,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實時視頻進行錄製,但是這可能會帶來很大的挑戰。錄製和流式傳輸手術的成本可能達到35,000美元,而且該過程很耗時,所需空間很小多餘的人,質量通常很差。但是,當每個人都戴著智能眼鏡時,實習生可以準確,實時地看到外科醫生的工作。

這可以適用於任何過程。當各方都戴著眼鏡時,高級醫生可以使用智能眼鏡的第一視角視頻和出色的音頻功能在任何區域提供逐步指導。它可能是症狀,傷口縫合,導管植入或骨固定的識別。初級醫師可以提出問題並進行觀察。這項工作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進行,而且所有各方都可以解放雙手地參加。

相關焦點

  • 鎮江新區攜手奇美集團繪就溫暖「同心圓」
    中國江蘇網12月18日鎮江訊 (龔江婷)近日,鎮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400噸光阻液項目試生產手續已完成,正在進行工藝調試,計劃年後投產。鎮江奇美由臺灣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投資, 註冊成立於1996年。
  • 杞縣人民醫院召開醫療糾紛案例分析討論會
    為持續改進醫療質量,提高服務水平,防範醫療風險,保障醫療安全。9月10日下午,我院在門診部三樓會議室召開了醫療糾紛案例分析討論會。本次會議由副院長馬榮醫政科、醫患辦及科室主任參加了學習與討論。
  • 十堰組建3支醫療團隊,全力開展救治工作!
    三、支援內容1、醫務人員:市西苑醫院要動員醫院力量,儘量使用本院醫務人員參與救治,如本院人力不足的情況下,根據收治患者治療需要,向每一期支援團隊牽頭醫院提出支援計劃,包括所需支援的醫生、護士人數及專業,牽頭醫院科學評估後,從本院調派醫生和護士支援,本院不足者向團隊內醫院調配。
  • 【就醫滿意在行動】平陽綜合醫改向縱深發展,助推醫療服務水平提升
    近年來,平陽縣醫療衛生計生事業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2015年創成省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省衛生應急工作示範縣,通過衛生強縣考核,被授予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取得較大進步縣;2016年作為全省首批「做強做優公益性醫院、放開放活營利性醫院」改革14個試點縣之一,分級診療8個試點縣之一,各項工作得到省市領導肯定。
  • 臺灣醫生猝倒,醫院賠付904萬元
    導讀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日前二審判決,認定醫院與蔡伯羌有勞僱關係,須付補償金780萬元(新臺幣,下同)及退休金124萬元
  • 學術交流丨這家醫院組團赴臺灣開展醫學學術交流,推動醫院醫療服務質量邁上新臺階
    同時,臺灣馬偕紀念醫院高度重視此次研修項目,為此次培訓做了精心的安排,課程覆蓋了全民健保與臺灣醫療改革、醫院信息系統與管理、醫院精細化管理、病人安全管理、領導力提升、臨床技能標準化培訓及考試、人才培訓與管理、志工訓練與管理等專題。培訓形式主要採取課堂講解、案例分享、觀摩演練等,還設置了互動環節。
  • 平涼將嚴厲打擊醫療機構擅自使用「協和」等知名醫院名稱標識
    一是全面清理含有知名醫院字號的市場主體。逐一核查在名稱中使用「協和」「華山」「同濟」「華西」「湘雅」「齊魯」「同仁」等知名醫院字號的營利性醫療機構,對未辦理醫療機構許可證或者證照不一致的,一律責令變更名稱。對營利性醫療機構以及醫院管理、醫療美容、藥品等相關行業企業,其名稱在使用中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一律依法予以糾正。
  • 昌寧縣創傷中心建設在昌寧縣人民醫院啟動
    啟動儀式上,昌寧縣人民醫院與縣級醫療機構及鄉鎮衛生院籤訂了創傷中心區域協同救治建設合作協議書,明確創傷中心成員單位的職責,形成建設合力。縣人民醫院將藉助區域優勢,加強與聯盟醫院合作,做好縣域內轉診轉院,有效縮短轉診時間,形成創新、優質、高效、安全、快捷創傷救治模式。
  • 大江東第四人民醫院與臺灣高雄醫院啟動醫療合作
    1月15日,在大江東政府領導的共同見證下,大江東唯一一家三甲醫院,第四人民醫院正式與臺灣高雄醫院正式籤訂合作協議,並展開為期兩年的醫學交流
  • 香港港安健康管理集團:臺灣長庚醫院官方轉診機構.
    在發展海外醫療的過程中,香港港安健康管理集團不斷尋找正規可靠的戰略合作夥伴,臺灣最知名的醫院——長庚紀念醫院就是其一。雙方就海外醫療轉診及服務達成共識,由香港港安健康管理集團作為香港地區唯一官方轉診機構,同時作為大陸地區官方轉診機構為香港和大陸患者提供長庚紀念醫院官方轉診服務,並由香港港安健康管理集團在臺設立的辦事機構港安(臺灣)國際醫療作為上述兩地區患者赴臺灣長庚醫院就醫官方落地服務機構。隨著國人對健康問題的關注,出境就醫的需求日益增長。
  • 十四五開新局丨葉城縣:讓優質醫療資源覆蓋「最後一公裡」
    「十三五」期間,在上海援疆、新疆醫科大學、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大力支持下,葉城縣醫療技術水平、科研水平、人才隊伍建設等顯著提升,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了發展紅利。走進葉城縣人民醫院,門診大廳寬敞明亮,葉城縣人民醫院軟硬體環境的變化,是葉城縣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增強的一個縮影。這幾天,因氣溫忽高忽低,買買提·吐爾遜陳年老病復發了。
  • 【詳述】臺灣專題 圖解中心倫理審查委員會作業流程
    對於國際多中心試驗項目,由於需送審各IRB,加上臺灣「衛生署」去年規定新送審項目需提供受試者知情同意書(ICF),相對時限就需要更長。  每個IRB的意見在回復後若對ICF上有任何修改,都需重新知會「衛生署」。對廠商來說,無法加速送審核准的時間。鑑於此,2013年中,臺灣地區的中心倫理審查委員會(C-IRB)產生了。
  • 2018智慧醫療精彩回顧:院士專家齊聚智慧醫療論壇
    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唐康來回顧:重慶建電子病歷2000萬 遠程醫療覆蓋70%區縣重慶市政府相關領導在會上致辭,並總結了我市醫療信息化建設成就在智慧醫療領域,王院士尤其關心臨床醫生對智慧醫療的學習和應用,他建議說:「我們的臨床醫生尤其是骨幹專家,必須要學習智慧醫療知識,用這些知識來全面武裝自己,才能提高我們診斷的精準度、療效以及救治病人的速度。」
  • 跨越海峽的醫療「牽手」 四院與臺灣高雄醫院搭起醫療合作之橋
    大江東最大的醫院,也是大江東唯一一家區級醫院——第四人民醫院新大樓坐落在義蓬街道義蓬中路,新大樓按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標準建設,總投資達
  • 跨越海峽的牽手,簡醫與臺灣長庚醫院籤署協議深入交流合作 ▎再上臺階
    為進一步加強與知名醫療機構的交流與合作,提升醫院綜合實力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 【央視】 終於曝光(推銷負離子眼鏡)在臺灣這叫詐騙,要罰款60萬-500萬
    這裡還有呢↓還是詐騙騙不過這回還是在臺灣。在在高雄詐騙臺灣民眾的。有人了。上門推銷一款眼鏡號稱能夠治療近視。治療眼病引起了臺灣主管部門的關注。並且警告,如果是這個不合法的話會被罰款。    在高雄一家小吃店一名男子向店家推銷一款眼鏡。還是成這款眼鏡會釋放負離子和遠紅外線。這個兩周就可以降低眼壓治療散光長期甚至可以改善白內障飛蚊症。
  • 臺灣醫療奪亞洲之冠,優生國際許朝欽生殖中心首被認證「國際醫療單位」
    什麼原因讓世界上最聰明最富有的人紛紛踏入臺灣求醫?且讓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臺灣1987年成立東南亞第一個顱顏中心,擁有完整專科醫師團隊,受國際肯定,其中唇顎裂修補成功率達100%。──臺灣的肝臟移植手術,術後5年的存活率,已經超越美國,是目前全世界最佳的活體肝臟移植成果。
  • 安徽省胸科醫院與西園街道社區醫院醫療聯合體正式揭牌
    11月19日上午,安徽省胸科醫院與蜀山區西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聯合體揭牌儀式在西園街道社區醫院四樓會議室成功舉行。
  • 臺灣美迪亮相臺灣寵物醫療展:因為優秀,所以與眾不同
    2018年10月13日到10月14日,臺灣寵物醫療展,在美麗現代的寶島臺灣第一大海港——高雄隆重舉行。該展會是臺灣地區寵物醫療領域名氣最響、規模最大的展會,全臺灣90%以上的醫師都會參加,是目前開拓臺灣寵物醫療市場的重要渠道之一。該展會受到臺灣寵物界的強烈支持,得到臺灣媒體的廣泛關注。美迪醫療臺灣分公司攜最新寵物醫療制氧解決方案,隆重亮相。
  • 因案施教,警鐘長鳴 ——我院舉辦醫療糾紛典型案例分析講座
    為提高我院醫護人員醫療安全意識,正確處置各類醫療糾紛,我院醫療安全辦於2019年11月4日下午14時在門診樓五樓第一會議室舉辦了醫療糾紛典型案例分析講座,醫療安全辦公室張忖主任為我院臨床科主任、護士長、醫護人員及規培研究生共100餘人進行了本次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