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後來才知道,遠房親戚因為語言、身份等等問題,在美國一直打餐館工。但是他在國內是醫生啊,出國前就是主治了啊。90年代,拿著在美國打餐館工的收入,回魔都依舊能享受大爺待遇,但2019年呢?
初中同學有個親戚更悲慘,90年代在魔都就有四五套房子,老婆不上班,天天塗了指甲油搓麻將,每個月晃一圈去收租。後來全家想方設法移民去了澳大利亞,移民前把那麼多套房子都賣了。在澳大利亞,總要找個謀生的活吧?於是開了餃子館。每天凌晨4點,倆夫妻就起床開始忙活餃子,老公出門自然沒有了單位配的司機,老婆也自然沒有空塗指甲油搓麻將了。只是誰能想到2019年魔都5套房子值多少錢?
長者說,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
矽谷碼農的高薪,是因為整個行業幾十年來的迅猛發展,成為了美國經濟的重要發動機。其中的弄潮兒當然有很強的個人能力,但普遍從業者高於其它行業數倍的高薪,並不能用個人努力或者高考成績來解釋。
而90年代出國的那批人,錯過的是中國國力崛起的黃金20年。這20年前,美國的黃金時代,一個普通勞力工作者,也能養活一家人,有房有車,讓孩子受到不錯的教育。拿著1美元換回的8塊人民幣,看看東方明珠剛剛造起來的魔都,望望弄堂裡逼仄的居住空間,出國者自然是真胖子,而不是充胖子。但我前兩年回國,發現原來錢包這樣東西已經賣不掉了,進出車庫都不用拿停車卡,同學家裡都有保姆阿姨,什麼東西都能叫外賣。我心裡不免落寞,其實自己在美國過的就是家政阿姨的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