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啥那麼多胖子呢?
美國人日常生活接觸到最多的食品如漢堡包、炸雞、比薩、醬汁麵條、塔可卷餅、三明治、熱狗、炸薯條,這些全都是熱量超高的「垃圾食品」高鹽、高糖、高脂肪,還容易吃上癮。尤其這些「垃圾食品」在加上含有激素的動物肉類,油炸類食品,混合在一起,簡直就成了「桌上造肉機器」,遠遠超出了人體每日所需要攝入的脂肪與熱量。
中國人與美國人在飲食文化上又有什麼差異呢?
★ 美國人喜歡一日多餐;而中國人傳統習慣一日三餐。
★ 許多中國人習慣每日購買新鮮食品烹飪;美國人往往一次性購買一周的食品貯存在冰箱裡,每日食用冷凍食品,且食用的罐頭和醃製品分別為中國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們含較多的防腐劑和色素等化學品,均對身體不利,這值得生活日趨簡單化的都市白領一族注意的。
★ 中國人烹調時喜歡用植物油,美國人則喜歡用含膽固醇較高的動物油。植物油為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膽固醇,因此美國人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特別高。
★ 中國人的烹調往往放鹽較多,而美國人做菜下鹽僅為中國人的一半,有的甚至完全不放鹽。攝鹽太多可引發種種疾病。
★ 中國人進食新鮮蔬菜瓜果比美國人多得多。而美國人較中國人每日攝入的蛋白質亦多得多,但腸胃功能卻因體內缺少纖維素而受到影響。
★ 中國人尤其是廣州及珠三角一帶的居民愛食豬肝、腸、肺等動物的內臟,美國人則無此愛好。
★ 中國人喜愛食糙米和普通麵粉,美國人則偏愛精白麵粉製作的面點。實際上糙米和普通麵粉所含營養物質高於精白麵粉,這對日益愛食精白麵粉製品的中國人是一個有益的提示。
★ 美國人餐後習慣加一份甜食,而中國人餐後習慣食水果。
★ 中國人往往餐後飲一杯熱茶,而美國人餐後卻愛飲咖啡。茶能降低膽固醇,而咖啡卻會提高血脂且刺激心臟。有營養學家指出餐後半小時左右飲用熱茶將更能發揮其降低膽固醇和助消化的作用。
★ 美國人已意識到被稱為「紅肉」的牛肉、馬肉和羊肉等是導致結腸癌和前列腺癌的病因之一,亦意識到紅肉的脂肪也是前列腺癌及心臟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注意到一周吃一次紅肉。中國的不少報刊也多次報導過紅肉的問題,但中國人卻未能引起到足夠的重視。
★ 中國人普遍都喜歡豆漿、豆腐等豆製品,它不僅保持了大豆的營養,且養分更易於人體吸收,其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高達92%—96%,享有「植物肉」的美稱。而美國人對豆腐至今沒有興趣。
★ 中國人尤其是廣東人特別愛飲湯,且湯的烹製上有煲、燉、滾、羹等多種形式,材料上除果蔬、禽肉、海河鮮、乾貨還有特有的中藥材甚至野菜,無論對佐餐、養生、輔助治療疾病都十分有助。而美國人的湯品卻比較單調。
★ 中國人愛吃熟菜,美國人愛吃生菜。生菜比熟菜有營養,但須無汙染。
恰逢中國農曆新年剛過,大家一定也每逢佳節胖三斤,不如讓小編帶大家感受一下美國人的「黑暗料理」,以毒攻毒,看完了趕緊吃點水果蔬菜壓壓驚~在新的一年控制攝入熱量,提高飲食質量,減掉幾斤肉~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下載nice最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