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大城建設大局為重」
——記中交一公局江城大道項目經理 嚴樹春
項目經理,是一個項目部的「核心中樞」,是項目能不能完成好的關鍵所在。優秀的項目經理除了能吃苦受累,還要有大局觀。中交一公局江城大道項目經理嚴樹春就是這樣一位有大局觀的項目經理。
江城大道項目是宜昌新區的主動脈之一,全長8.1公裡,整個項目包括2座連接長江大橋的互通式立交橋梁、5座主線大橋,橋梁施工超過總工程量的一半,被譽為宜昌市道路施工中難度最大的工程。47歲、本已任書記的嚴樹春,臨危受命,擔負起江城大道的項目經理,成為新區所有項目經理中年紀最大的一位。
工程體量大、施工複雜,30多個施工隊需要協調安排。在接手初期,嚴樹春就全力謀劃施工方案。他暗下決心:在新區建設中,安全要嚴、質量要優、進度要快,爭當建設排頭兵,豎「中交一公局」品牌。
2015年元旦,為了點軍大道元旦長跑能如期開展,東嶽立交連接點軍大道的一端要停工近2個月。嚴樹春二話沒說,讓工程停工。長跑結束後,嚴樹春制訂了詳細的「追趕計劃」,他把工程計劃排到天,細化到每個工序。「決不能因為停工2個月,而耽誤整個項目的進度,一定要如期交付。」他每天7點上工地,與員工奮戰到凌晨,當天的計劃當天完工。一直陪在現場的業主怕他身體吃不消,勸他回去休息。嚴樹春拒絕了:「我要看到當天的任務完成才放心!」進度趕上來的那天,他也累病了。
除了項目上的壓力之外,嚴樹春還主動承接了額外的壓力。至喜大橋工期正緊的時候,兩旁的綠化土建工程忙不過來,業主希望別的施工企業能夠幫忙在一個星期內,完成綠化的土建部分。嚴樹春主動站出來:「放心,沒問題!」對於這些額外的壓力和任務,嚴樹春從不抱怨,他總是告訴項目員工,既然為宜昌大城建設服務,就要顧全大局。
自2014年6月項目開工至今,除了春節和回公司開會,嚴樹春一直「泡」在工地上。小孩上學、老人過壽、家中搬家……兩年中,他錯過了家裡的許多大事;兩年中,他的白髮增加了三分之一。「一切以大城建設大局為重。」他這麼說,也這麼做。
2016年,他帶領的項目部被城投公司評為「優秀項目經理部」,他本人也獲得了「優秀項目經理」稱號。(記者陳璐、通訊員辛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