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文
街旁的各大商家打著洋節的旗號叫著賣;酒店的各個房間趁著洋節的喜熱氣憤叫著床。2014年12月25日,聖誕節的中國,節日氣憤格外濃厚。
信仰缺失,實用主義就會盛行。在實用主義盛行的當下中國,為何洋節突然火了?無外乎洋節有用罷了。有什麼用呢?
首先,城鎮化時代,傳統靠地緣連接的人際關係被替代,人與人的接觸,就需要更多的突破傳統儀式意義上的藉口和理由。比如,我想約搭訕已久的一個鄰家小妹吃個飯,我絕不能簡單的跟他說鄰居得友愛吧?我請你吃個飯吧,這樣說,絕對會被打出去。你得說,今天是聖誕節,外面節日氣氛那麼濃烈,我們出去走走順便看看有什麼節日推出的美食吧。好了,洋節成了各種人際交往的絕佳藉口,為這樣一個冰冷的城鎮化時代提供了人與人之間連接的紐帶。
其次,商業化時代,商家打折等促銷活動想讓人知道可真難,發傳單也很少有人拿著認真看吧?好了,有洋節了,購物狂們自然知道這樣一個節日到處都會有打折商品,因此,洋節成了購物者心目中上好的購物季,這像不像小時候長輩們去鎮上趕集呢?
再者,年輕化時代,年輕人們的社交以洋氣為榮,以俗氣為恥。如果我對90後的小王和小李說,走,端午節了,咱們去逛街喝茶吧?這倆貨一定會心裡罵我土;如果端午節換成聖誕節,這倆人一定會更樂意接受邀請。
城鎮化讓人與人之間更加冷漠,來點讓人與人之間更多接觸的藉口吧;商業化讓商家與購物者更需要一個彼此心意相通的打折季,洋節恰好卡位;年輕化讓洋氣的生活風尚更容易為年輕人接受,洋節不恰好是洋氣的節日嗎?
友情推薦:本文作者羊脂球,作者微信公眾號那本羊脂球(nabenyangzhiqiu),眾聲喧譁,這裡有一片寧靜;眾生虛偽,這裡有一份真誠;來到這裡,有不一樣的東西。
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聯繫投稿:ezhang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