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淮醫學 作者:葉正松
最牽掛的那個人還是去了。
11月4日,距立冬只有三天,蒹霞蒼蒼白露為霜。而醫護人員的內心,也被一股寒流侵襲,悲從心來。
據微博@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消息,歷經19天的全力搶救,依然無力回天,在四平惡性傷醫事件中,被暴徒砍傷的朱立寧醫生還是在今晨6時18分離我們而去了!
在目前醫患關係進入空前絕後的冰河期,在醫生輕則被打傷,動則被殺戮的今天,一個小小的醫生被弒身亡,的確算不上什麼大事。但是,朱立寧醫生用他的死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面對傷醫的寒流,我們靠什麼去抵禦?
醫生和患者共同的敵人是疾病,相信每一個醫生都希望病人儘快康復;請明白醫生不是「神仙」,很多疾病在國際上也是無法治癒的;請理解「金錢」買不來健康,買不來生命。醫學無止境,但醫療是有止步的。
人 活在這個世間,卻不屬於它。作為一名醫生,我早已瞭然生死,沒有懼怕。
醫患糾紛自古就有,試圖被理解,總是艱難的事情。特別是醫患之間。你說大海那麼美,他說大海淹死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更何況人心。隔水,隔山,隔著光怪陸離的世間和正在逐步完善的醫療制度。其實人這一生,大多處在被誤解之中,而試圖被理解大抵是妄想。
農民不吃自家賣的蔬菜,賣大閘蟹的不吃自家餵藥催肥的,老師自己的孩子暑假不補課,醫生的孩子感冒不輸液,這是一個互相加害的社會,人心出了問題,沒有信仰與底限,管理者嚴重瀆職。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著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覷……魯迅《狂人日記》也是我們現今這個時代。
為了賺錢,這個行業造假,那個行業摻毒,把自己害了,把對方害了,面面相覷,為了利益又不肯改過。是的,沒有好的社會機制,人心永遠難好起來,更何況積重難返的醫患矛盾。
醫院是見證生老病死,生離死別最多最直接的地方,也是樂極、生悲最明顯的見證地。醫生是對生命最悲觀也最樂觀的群體,在悲觀和樂觀之間成全了生與死的和解。只是,有時候這之間的價碼是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
但是,縱然我們醫學飛速發展,可面對上帝,我們還是太渺小了,就像美國醫生說的那樣:「親,結果問上帝吧。」我們能做的就是,愛人愛己!
如若人體也有自帶360 系統,我好想刪掉那些淋漓的鮮血噴濺白衣的時光,刪掉恐慌,刪掉醫鬧和這些年來的悲傷。如果你是患者, 請親愛醫生吧,因為醫生是上帝給病人最好的禮物!
沉痛哀悼朱立寧醫生!讓我們為他唱一首輓歌!因為我們都是活著的朱立寧。
如有來生 ,願你只做靜靜綻放的花朵 ;如無來生 ,這也是一種悲壯的解脫。
雖然我知道,這悼念文很輕淺,輓歌聲很微弱 ,因為已經麻木,可能很快會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