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善風,搭橋工」,「人人都是微善風,個個可當搭橋工」,「微信微博行微善,積少成多聚大愛」,「只要一部手機,你可溫暖世界」……這是微善風的倡導的行善理念,也是微善風身體力行實踐。
常德市微善風愛心聯盟稱自己是「搭橋工」,因為他們在整個捐助過程中,本身並不能提供助學資金,這些資金都來源於五湖四海的愛心人士,他們只當「搭橋工」,通過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工具,為愛心人士和貧困學生搭建信息橋,讓他們「零距離,面對面」,省去一切中間環節,有效的將愛心人士捐助的款項全額送到學生手中。助學活動的工作經費則來自愛心企業贊助,與助學款完全剝離,並全程網上公布,接受監督。
這種「搭橋模式」將捐贈變得更加透明,更加直接。而在愛心人士中間,也湧現出很多搭橋工,他們將貧困學子的信息轉發到自己的微信微博中,邀請自己的朋友一起關注微善風。
廣州仲恆房屋安全鑑定有限公司總經理廖恆一,不僅自己捐助六名學生,還介紹自己在廣州的朋友捐助了六名學子。
香港老牌愛心人士呂品器捐助過湖南湘西北20多名貧困學生,在微善風助學臨澧站捐助了數名貧困生,此次桃源站助學,再次捐助4名貧困生。不僅如此,通過他的轉帖搭橋,為17名貧困學子聯繫到了捐助人。這些捐助人中遍布全國各地,傳遞著來自大江南北的愛心。
中國電信常德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莫敏鷹先生,除了自己結對二名孩子外,還積極轉帖搭橋,在他的幫助和影響下,該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結對了一名孩子;他妹妹、鄰居以及邵陽電信、嶽陽電信、湖南電信公司等多名微信朋友圈的好友參與助學,其中省公司企業文化部副主任王嵐女士一人資助了5名孩子,都是按年捐2000元結對(非高中生),遠遠超出了微善風助學標準。
還有蜂舞人間劉家銀,財富天使向朝惠,桃源縣蜀中情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彭麗芹等若干好心人都是此次古洞春茶微善風助學桃源活動中優秀的「搭橋工」。
愛心人士們,不僅自己獻上一份愛,還主動搭起愛的通道,讓這股善風傳遞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