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臺北城市論壇」昨天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以「城市發展與青年自主創業」為主題,吸引兩岸200多位嘉賓與會。論壇上,兩市籤署了「交通電子票證技術經驗交流合作備忘錄」,今後上海與臺北兩座城市的居民可以用同一張交通卡到異地旅遊及消費。
這意味著今後,兩市市民互訪時無需另外購買當地交通卡。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介紹:
兩市交通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兩地市民,增進相互交流,這是由我們上海交通卡公司和臺北的悠遊卡公司進行合作。悠遊卡也好交通卡也好,發行很廣泛,悠遊卡服務的領域更多,上海的交通卡服務領域也在進一步拓寬,比如我拿了交通卡,到了臺北我可以進入到很多領域進行消費,我能夠了解臺北的風土人情。臺胞在上海通過交通卡,坐出租,公交,軌道,他對上海的方方面面也能夠了解,一張小卡來見證我們相互之間合作共贏,一種感情的交流。
孫建平介紹,經過上海與臺北相關部門的前期準備,目前技術上的壁壘也已經打通,採取的模式是「一卡兩芯」:
前期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了,達成了以一卡雙芯的形式,這個卡裡面可以充RMB,也可以充臺幣充值,我到那裡臺幣充值了以後我就能用,人民幣充值了我在這裡也能用。
這一消息的傳出,立刻受到了兩岸相關部門和居民的熱切關注。臺灣悠遊卡董事長戴季全稱,一張小小的交通卡,能極大便利兩市經商及旅遊人士的往來,相信悠遊卡跟上海的交通卡能夠合作的話,其實能夠讓雙方經商跟旅遊的摩擦力更小,雙方在未來能有一個好的合作可能。
如此一來,對一些自由行的遊客到了臺灣以後,在當地遊玩的便利性是有提高的,不用去地鐵站買票省了很多精力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