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
大家早上好!11月16日是國際寬容日,所以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寬容。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正是胸懷寬廣的表現。寬容,多麼美好的兩個字,人的心中因為有了它,才顯得善良;生命因為有了它,才顯得精彩;整個世界因為有了它,才顯得和諧、美好。
1945年誕生的《聯合國憲章》序言中說:"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曾在"國際寬容日"發表講話指出,寬容是一種積極而正確的態度,是基於了解且尊重他人自由和權利而獲得。他倡導,用關心取代冷漠與輕視,用了解取代盲目、無知和歧視。寬容並不是簡單指"容忍他人行為",而是指承認他人的權利與自由,包容各國的理想與文化,不僅對自己負責,也要對他人負責。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對人也十分寬容。有一次,理髮師正在給周總理刮鬍須時,總理突然咳嗽了一聲,刀子立即把周總理的臉給刮破了,理髮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但令他驚訝的是,周總理並沒有責怪他,反而和藹地對他說:「這並不怪你,我咳嗽前並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麼知道我要動呢?」這雖然只是一件小事,卻使我們看到了周總理身上的美德——寬容。
藺相如三讓廉頗是寬容,諸葛亮七縱孟獲是寬容,鮑子牙不計前嫌舉薦孫叔敖更是寬容。這些寬容的胸懷被載入史冊,至今熠熠生輝,折射著人性的光芒。
寬容別人的人是智者,仁者,被寬容的人是幸福者、幸運者。放眼世界,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人們總是對自己的痛苦念念不忘,和自己過不去,一味較真,往往要被自己累的筋疲力盡。如果一直將過去的傷痛累加起來回味,那就永遠走不出陰影,久而久之人就會生活在眼淚淹沒的日子裡,心理也會日益狹隘起來。而一旦放下那些不愉快的往事,和過去乾杯,打開心靈這扇大門,寬容一切,人的生活就會煥發出新的生機。不論在何時,人都應保持一份坦然,不要長久怨恨任何人,任何事,這樣才能快樂,一個寬容的人會擁有很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就是他財富的一部分。
寬容,有些人認為是有虧於自己的,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寬容別人,在長遠來看,可以更好的發展自己,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而使自己的進步。有一句話這樣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這個世界,因為寬容而變得和諧,美好。同時寬容還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大度,睿智的人。有些事情已經發生了,你無法使時間倒流,改變其結果。這種時候,我們就不要再去斤斤計較,怨人憂天,不如放寬心態,一笑了之,對自己多一些寬容,讓我們生活的更從容。
本周四是國際寬容日,在此,我們向大家發出以下倡議:
①寬容同學。我們所在的是寄宿制學校,同學之間難免有些矛盾。在教室裡,在宿舍裡,心平氣和地去看待這些矛盾,與同學多溝通交流,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彼此多一點寬容,少一點仇恨,這樣矛盾也會迎刃而解。
②寬容老師。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不可能十全十美,老師也是如此。當與老師有矛盾時,理解和寬容老師的缺點、過失,選擇一種恰當的途徑方法,與老師交流溝通,要謙虛、恭敬、有禮貌,不冷淡、疏遠、頂撞老師,不對老師求全責備,更不應懷恨在心。
③寬容父母。進入青春期後,我們與父母在知識水平、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可能會產生矛盾。這時我們應該客觀看待這些問題,了解父母,尊重父母,關心父母,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態度。
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方海權曾經說過:「盛開的榕樹可以容眾乘涼,自然千年長青。有寬容別人的胸量,福澤大又長久。」你若寬容,這個世界定不會狹隘。讓我們學著寬容待人吧!
我們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初二·七班全體同學
2017年11月13日
文/初二·7班
圖/許中帥
記錄稼軒點滴,
見證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