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益在線訊 (公益記者 陶凱龍) 2月5日,我國32年來首次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進行大調整並正式公布,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新增了517種(類)野生動物,其中被譽為「吉祥鳥」的黑嘴鷗攫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鳥類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中國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專家代表呂士成參與了此次《名錄》調整修改意見的討論,他表示並不是所有物種的保護升級都是因為數量減少,有些是隨著人們保護意識的強化,增加了對這些物種重要性的認知。其中,黑嘴鷗的繁殖區域,是1987年鳥類學家首次在江蘇鹽城發現的。目前,黑嘴鷗的總數量並沒有減少,但是專家們認為它很重要,就把它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作為國內第一家民間環保組織(NGO)、唯一的專業黑嘴鷗保護組織,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第一時間在該協會官網、公眾號公布了好消息,會長劉德天在接受青年學者、作家陶凱龍採訪時表示,從1991年成立黑嘴鷗保護協會以黑嘴鷗為主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迄今已經走過30年,30年來,被譽為「中國黑嘴鷗之鄉」的遼寧省盤錦市有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鷗種群棲息地、繁殖地,經過多年的保護,黑嘴鷗的數量在增加,協會成立之前的1990年黑嘴鷗的數量是1200隻,2020年黑嘴鷗的數量是10507隻,這是政府和民間合作保護的結果。
劉德天說,黑嘴鷗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攫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好事,說明國家承認它的重要性並提高它的級別是重視的表現。
黑嘴鷗的保護級別升級不意味著可以萬事大吉,劉德天認為從全球看黑嘴鷗的生態環境並不樂觀,因為黑嘴鷗對於生存環境要求苛刻,對環境變化極為敏感,其中影響最的大是溼地被人為開發產生破壞是巨大的,因此保護的任務更重,黑嘴鷗保護協會要趁黑嘴鷗保護級別升級這個東風加強工作,發揮並運用「飛鳥戰略」,把黑嘴鷗保護的更好。
根據我國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因科學研究、種群調控、疫源疫病監測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獵捕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向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需要獵捕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
懲處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攫升瀕危珍貴動物保護級別,是生物多樣性保護一種必要方式和手段,通過政府與民間通力協作,制定更為科學的保護方法,共同守護人類共同的家園迫在眉睫,因為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保障,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本文來源:中國公益在線
中國公益在線(公益記錄者)由國家民政部主管,《慈善公益報》社山西分公司主辦,北京益行智庫信息科學研究院獨家運營,中華慈善總會亞飛公益基金戰略合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