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體關注 亞特戶外
去戶外,見所未見
2月13日(大年初二)晚上8點多,昌化派出所接到指揮中心指令:一名驢友被困清涼峰自然保護區,身上沒有電筒、食物,手機也快沒電了,請求幫助。接警後,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趕赴現場。夜晚,清涼峰寒風凌冽,迷路驢友沒有手電、也沒有食物,深山中手機信號時有時無,民警的救人之路可謂艱難。晚上9點40分左右,救援人員終於到達歙縣三陽鎮上坦村。由於迷路驢友只能說清自己沿著小路上山,後來小路也消失不見了,經過很多陡峭的山坡,最後到一個懸崖旁,目前具體位置不清楚。這讓尋找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夜間的山林寒氣逼人,山路險峻,雜草叢生,一側是懸崖,一個不小心就會滑下去。救援人員不停地往山上攀行,荊棘密布,怪石林立,必須手腳並用才能前行。在攀行3個多小時後,救援隊們終於到達了迷路驢友發送過來的微信位置——雞冠沿。救援隊們沿著懸崖峭壁,呼喊著驢友的名字。凌晨1點20分左右,救援隊聽到了一聲微弱的回應「我在這裡」。救援人員靠近迷路驢友,只見他捲縮著身體背靠著山,坐在懸崖邊。迷路驢友被凍得瑟瑟發抖。所幸人還清醒,也無大礙。救援隊給該驢友食物補給後,此時已是凌晨1點30分,救援人員已經精疲力盡,眾人攙扶著迷路驢友慢慢下山。後經了解,迷路驢友姓楊,今年44歲,杭州人。平時愛好是爬山,算是個專業驢友。這次趁著春節假期來到安徽三陽爬山,卻沒想到預估錯了爬山時間,爬到山頂已天黑,手機電池不足15%,沒有帶手電筒和食物的他迷路深山後進退兩難,幸虧有民警帶隊找到了他。對於近年來頻發的戶外活動安全事故,有資深驢友有些沉重地說:「新人必須跟著老驢學習經驗,出事的常是一些不懂戶外運動的小孩。」「戶外處處有危險,敬畏自然是最好的法則」,這句話來自2011年度《中國戶外安全事故調研報告》,該報告搜集到的2011年度中國戶外安全事故共492起,與2010年度的182起相比有大幅增長之勢。到現如今,戶外安全更是上升為戶外運動的頭等大事。
說起戶外運動安全,絕對不能輕視裝備。除了水、食品、衣服以外,即使是白天活動,也應該帶上照明設備。黑暗意味著危險,而光明能帶給你安全。>>僥倖心理:越有經驗的老驢,越容易出現重大傷亡事故
調查報告有一條信息引人深思,越有經驗的老驢越容易出現重大傷亡事故。一些路線,老驢們走多了,太熟悉了,就會大意,當時腳底下一絆就摔倒了。
此外,僥倖心理也在戶外事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嘗試新鮮的、有挑戰性的路線是大部分驢友的心態,自覺比別人經驗豐富的老驢更是如此。挑戰也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沒出過事就不會想到出事後會怎樣,抱僥倖心理是戶外運動的大忌。
戶外是個圈子,要想在這個圈子裡長久生存,就要懂得並遵守它的生存法則。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
你還想看:
《國慶出遊鄙視鏈》
《已有多人被咬死亡!夏天戶外運動慎防這種蟲子》
《普吉島遊船傾覆!1名中國遊客溺亡53名失蹤》
《燻黑長城城牆、大爺海野泳:中國的驢友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暑假來了,外出旅遊先做好這些準備才能萬無一失》
《課堂 | 戶外露營要注意:放火燒山,牢底坐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