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的宋女士來到重慶市腫瘤醫院找醫生求助,她的兩個耳垂分別長了一個拳頭大的「肉疙瘩」。據診斷,這名患者是瘢痕體質,兩個「肉疙瘩」的起因竟是10餘年前打了次耳洞。
愛美女子打耳洞佩戴耳飾
耳垂卻長出難看的「肉疙瘩」
40餘歲的宋女士是四川省閬中市人,10多年前,愛美的她買了對漂亮的耳環,就去鎮上一家店裡打了耳洞。耳環佩戴上沒多久,她發覺雙側耳垂出現了拇指大小的疙瘩,偶爾還感覺很癢。
因為影響美觀,宋女士便到當地醫院做了切除,然而並無用,「肉疙瘩」又長出來了,而且越長越大。隨後,她先後進行了兩次手術,可都沒效果,「肉疙瘩」切除後反覆出現。
宋女士說,近幾年,她嘗試了多種方法,也試過很多偏方,但都沒效果,耳垂上的「肉疙瘩」還在繼續緩慢增大,到現在已經有拳頭大小。
醫生:瘢痕體質在「作祟」
盲目切除會加重病情
8月3日,宋女士在市腫瘤醫院完成了切除手術。現在,兩旁的「肉疙瘩」已經被切除,用紗布包裹著,由於剛接受完一次切口放療,精神狀態不是很好。
宋女士耳垂為什麼會長出兩個「肉疙瘩」?宋女士的主管醫生孫穎說:「她這種情況是瘢痕體質造成的,耳垂上的『肉疙瘩』是瘢痕疙瘩。瘢痕體質的人在人群中比例較小,其表現為傷口癒合後,表面瘢痕呈持續性增大,不但影響外觀,而且可能伴有局部疼痛、紅癢,瘢痕收縮還影響功能運動。」
孫穎介紹,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兩種,是皮膚對創傷、炎症或自發的一種過度的皮膚纖維性疾病,是皮膚組織創傷修復的必然產物。其發生機制主要與成纖維細胞的大量增殖和細胞外基質的異常代謝有關。
判斷是否為瘢痕體質可以根據自己以前皮膚的創口癒合後是否會出現高於皮膚,摸上去很硬,可能很癢的瘢痕,類似於蜈蚣或蚯蚓。這位患者出現這麼嚴重的情況,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她之前進行的幾次切除手術,反而進一步刺激了瘢痕疙瘩的增長。
前胸、上臂、肩、耳區
是瘢痕多發部位
孫穎提醒道,瘢痕體質者要儘量避免打耳洞和外傷,特別是前胸、上臂、肩及耳區這幾個好發部位。如果發現紅腫,不要去抓,減少刺激瘢痕疙瘩,同時找專業醫生診治,千萬不要盲目切除。
雖然目前治療瘢痕疙瘩的方法較多,但是如何合理選擇和應用是目前臨床上最大的問題,這需要根據患者的自身條件和需求,結合多種治療方法從而制訂最佳的治療方案,達到對瘢痕疙瘩的最佳治療效果。如果家族有瘢痕體質者,更要特別小心謹慎。
您在文章末尾的贊一下,小編工資漲一毛,求!打!賞!啊!
打造株洲老百姓最放心的醫院
急救電話:28219219丨客服熱線:2856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