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承德終於不光物價緊追一線城市,連咱們的出行方式也緊隨著大城市的步伐趕上了這波共享潮。從最初的共享單車到現在的共享電動車,百姓們在最平常的日子裡感受著承德這座城市在一點點進步。
隨著共享電動車早已經走入承德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一位位「騎手」從身邊飛馳而過,但仔細一看這車上怎麼載了這麼多人呢?
原本是為了提升用戶騎行時的坐感而加大的座位,現在卻成了「帶人後座」,原本是為了讓用戶踏腳的腳踏板,現在卻成了前排「VIP專座」。小小一個電動車硬是擠下了好幾個人,這載客量直追寶馬MINI1。
本來以為一個電動車帶三個人就已經是極限了,但偏偏有人表示不服!最近,網友給貼吧菌發來了一個視頻,看完後嚇了一跳,有些人還真是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傢伙兒民間高手數不勝數▼
在武烈路和五雲橋交叉路口,五個年輕人共乘一車。因為視頻拍的不太清晰,貼吧菌特意給大家截了個圖。
也不知道這幾位是怎麼想的,是在跟四個輪子比賽誰坐的人多嗎?是在搞行為藝術向印度人民致敬嗎?是著急往河裡開嗎?尤其是2號選手,你斜倚在3號身上的樣子讓我以為這是一張移動的真皮沙發。
嚇到瑟瑟發抖
雖然5人共乘一輛共享單車的情況比較少見,但是共享電單車載人的現象其實早已屢見不鮮。很多家長讓孩子站在共享單車的踏板上或者坐在本身就不大的座位後面,電單車的速度很快,假如遇到突發狀況,重心不好掌控,孩子也沒有保護裝置,突然剎車,造成的後果可能後悔莫及。
之前就有網友拍到一位家長騎車時不小心滑倒了,把帶著的孩子砸了一下,幸好是在非機動車道,前後也沒有車輛,家長看護及時,否則十分危險。
本來共享電動車的出現就是為大家節約時間,方便出行,由於自身的錯誤載客路上出現交通事故,自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說節約時間了。
共享電動車、共享單車都是「一個人的小車」,設計初衷只能一人騎行,未設計載人功能,可是一些駕駛人仍然一意孤行違規載人,超載現象不僅會使車輛加速老化,更會產生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