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16年3月,海南三亞,一個叫馮尚良的人,左腿截肢、靠開三輪車撿廢品為生,被一輛黑色越野車撞倒,傷情嚴重,無力支付昂貴的手術費。
「扶危濟困,君子之存心」。當時我正好在三亞,得知此事後立即前往醫院探望並捐贈了愛心款。看到馮尚良本就悲慘的生活「雪上加霜」,我心裡非常難受,這件事讓我對交通事故的危害有了更直觀的體驗,對交通安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每一起慘烈的交通事故背後,都是幾個家庭的悲劇,也許是一個家庭失去了頂梁柱,也許是一個白髮人送走了黑髮人,也許是一個孩子與父母陰陽兩隔。生命對於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應該愛護,應該珍惜。出入平安,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的。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出行安全不僅關係著家庭的幸福,更是牽動著全社會的心。留守兒童,因其特殊性,少了爸媽的呵護,又缺乏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更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群體。
2016年暑期,我在廣西賀州農村拍戲,看到農村孩子們放學後,沒有像城裡孩子一樣有大人接,都是三五結伴而行,可學校門口就是大馬路,大貨車、摩託車車來來往往,開車也不守規矩,特別危險!
我跟賀州交警說,我要幫你們拍一個關心留守兒童的交通安全公益短片,於是就用足拍戲間隙時間拍攝了《讓「留守的花朵」在陽光下綻放》公益片,向全社會呼籲:「父母在外,他們缺乏照料,請把冷漠化作關愛。留守兒童的出行安全,需要我們共同的呵護。」
據我了解,對農村兒童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我們有許多一線的交警真可謂用心良苦。「不拋棄、不放棄」,是每一位看過《士兵突擊》的觀眾耳熟能詳的臺詞。這是戲裡許三多的信念,也是戲外另一位真實人物——廣西柳州市柳城縣女交警覃柳賓的信念。
即使學校只有一個孩子,她也依然走幾個小時的山路去給孩子們上交通安全課。在柳城縣,下至3歲娃娃、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都認識她。4年多來,覃柳賓走遍全縣157所中小學校、幼兒園,12個鄉鎮、2個經濟管理區,縣裡的20多個單位和企業,行程5000多公裡,宣傳交通安全法200餘次。
她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我。在去年 「一路同心 風雨同行」全國文明交通宣傳作品頒獎儀式上,我負責講述她的故事。在柳城縣,有一個小學——大巖洞村小學,地處十分偏僻,整個學校只有李建文一名學生。在得知李建文每天都要在上學路上花費一個小時,走的都是彎多坡陡、車來車往的山路之後,覃柳賓帶著交通安全宣傳畫冊驅車40多公裡,歷經顛簸走進了這所學校,給李建文講授交通安全知識。
當我在臺上問覃柳賓:「是什麼,讓你幾年來一直堅持著到只有一個學生的山村學校講安全課」,柔弱單薄的她靜靜地思考了幾秒,然後斬釘截鐵地說:「一個都不能少」,那一瞬間 ,我的眼眶溼潤了。記得我當時在臺上有感而發,說了很多,有幾句話直到今天還記得非常清晰,我說:「交通安全關乎每一個人,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一個也不能少,我們就是要像柳賓一樣,做到『不拋棄,不放棄』……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因為這才是生命的根本。 」
在擔任交通安全宣傳員期間,我認識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基層交通民警,有宣傳民警,有一線執勤民警,有事故處理民警,也有車管民警。他們用青春和汗水、真誠和執著為我們守護著萬千平安路。
在他們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士兵突擊》裡許三多的那份執拗和堅定——他們,著實不易!更可欽敬的是,這些心懷群眾安危、忘我奉獻的人民警察,相互砥礪和溫暖,親若兄弟姐妹。
2017年1月,新疆喀什交警連龍病逝了,悲傷還未褪去,連龍4歲的小女兒悅悅病了,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陰雲再次籠罩這個家庭。可就這個時候,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個個交警朋友輾轉相續的愛心捐助,看到了全國交警的凝聚力——那是我見過的最有愛心、最壯觀的紅包雨!有的基層民警給我發信息說他們為我給小悅悅捐款而感動,其實我更想說的是,是你們感動了我,讓我感覺到全國交警對戰友的真摯之情,對人民群眾的深沉之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