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紓困金發放的計畫箭在弦上,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也已準備就緒,只待國會拍板通過;
對照第一輪紓困時發生的混亂現象,這次國稅局已經提前為線上作業、銀行和政府有關單位的聯繫做好部署,不僅要避免重蹈覆轍,民眾也可能更快收到紓困金。
若國會通過,只要川普總統籤署即可生效,雖然仍需要幾周的作業時間,但各地方單位已經可以開始規畫資金的分配。
民主黨控制的眾院於5月通過提案,每位成人可獲得1200元,扶養親屬最多不得超過三人;同時,這次紓困的資格門檻也比上次降低一些,包含已成年的家屬、就讀大學的家屬、以及家中有非美國籍公民的家屬。
財政部長米努勤(Steven Mnuchin)23日表示,川普與參院共和黨人希望比照第一輪紓困計畫,發放補助金給每位成人及被扶養的家屬。
據稱,參院共和黨這次的紓困計畫涵蓋的被扶養家屬中,不只有兒童;無論參眾兩院,都支持將個人年收入超過7萬5000元,以及夫妻共同年收入超過15萬元者的紓困金減少。
非營利組織「都會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的一項研究顯示,低收入戶、非裔族群和西語裔族群在第一輪紓困時,收到紓困金的時間較其他人晚,多在5月中或5月底才收到;
這是因為國稅局大多都使用退稅系統的資料,因此有許多未報稅的低收入戶並不列在系統中。
根據華府智庫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的估計,目前國內仍有大約500萬人尚未收到第一輪紓困金。
美國中文網綜合報導,移民局監察員周三警告說,由於預算問題和移民局處理合法移民的招聘凍結,導致寄出綠卡和其他文件的進程放緩。
監察員警告稱,今年6月,移民局終止了與外部公司的合同,導致其印製綠卡和就業授權文件等安全文件的能力降低。
據報告,該機構原本計劃僱傭聯邦僱員來填補這些職位,但預算短缺導致招聘凍結,使得製造綠卡等安全文件的速度進一步放緩。
移民局發言人周三在一份聲明中告訴CNN,製造設施「目前產量有限」,並補充說,該機構目前每天生產大約1萬張卡片。
華盛頓郵報爆出,政府在未告知國會的情況下縮減了這些卡片的印刷規模。
這位發言人說,目前大約有11.5萬張綠卡和就業授權文件擠壓,訂單可追溯到7月6日。
與此同時,移民局準備在下個月解僱超過一半的員工,此舉可能會使美國移民系統陷入停頓。
依靠申請費用維持運營的移民局表示,在大流行期間不得不關閉辦公室並暫停服務之後,它陷入了困境。
該機構已要求國會撥款12億元。
監察員報告稱:「如果移民局在2020年8月3日命僱員休假,擠壓的卡片生產工作可能會增加。」
根據監察員的說法,正在等待綠卡的合法永久居民可以通過在有效護照上申請加蓋臨時證明印章,來證明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