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爆發的山火曾讓澳洲損失慘重,那場火災持續了7個多月,從去年夏季一直燒到今年年初,最後在一場特大暴雨的拯救下才宣告結束。澳政府的災後統計結果顯示,火災造成至少33人喪生,3000多棟建築被焚毀,過火面積超過2400萬公頃,相當於三分之一個德國的面積,火災所產生的汙染性氣體在全世界範圍內都能不同程度的檢測到。世界自然基金會估計,約有30億隻動物因火災死亡或失去棲息地。澳洲保險委員會表示,火災導致澳洲旅遊業損失了近10億澳元,他們認為可能產生的索賠金額至少在7億澳元以上。
今年2月份,澳洲山火基本結束,人們曾以為此類災難今後不會再發生。但沒想到的是,前不久南半球進入夏季後,由於受高溫天氣影響,山火又開始在澳洲捲土重來。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弗雷澤半島近期突發山火,並且火情正在急劇惡化當中。截止目前,山火已經續燃燒了7個星期,過火面積超過8萬公頃,相當於全島面積的一半,當地消防部門已向全島居民發出了「立即撤離」的警告。澳洲氣象部門警告說,未來幾天弗雷澤半島地區的強風和高溫天氣仍將持續,大火極有可能進一步蔓延,屆時想要控制火勢將變得非常困難。
氣象專家表示,今年以來全球平均溫度高出往年1攝氏度左右,這或許與美國加州山火、亞馬遜叢林大火以及澳洲山火存在一定聯繫。大面積山火會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火災中死亡的大批動物的屍體也會釋放出大量甲烷氣體,這將導致地球溫室效應加劇,全球溫度進一步升高。而高溫又反過來增加了山火、林火的發生機率,形成了惡性循環。目前,澳洲部分地區已經檢測到了高達46攝氏度的氣溫,這對於澳洲這個非赤道地區來說是極不正常的,並且也遠遠超出了人體可以承受的極限,再加上澳洲沿海地區強烈的海風侵襲,連續發生山火災害也就不足為奇了。
據了解,弗雷澤半島是全世界面積最大的純沙島,並且還擁有全球唯一生長在沙中的茂盛雨林,形成了澳大利亞特有的生態系統,它於1992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長期是澳洲著名的旅遊勝地。火災發生後,外界普遍擔心當地的生態環境將遭到極大破壞,據該島所在的昆士蘭州州政府消息,這場火災是由於遊客非法點燃篝火所引起的,當地警方已經介入調查。但是有觀點卻認為,山火起因更有可能是罕見地高溫天氣。比如上月28日和29日,雪梨的平均氣溫超過40攝氏度,連續兩天打破了60年來的最高記錄。新南威爾斯州消防部門在29日曾發布公告稱,因為高溫天氣,該州一天之內就發現了62處火情,所幸撲滅及時未釀成更大的災難。
分析人士指出,澳大利亞人口只佔世界總人口約0.3%,但是卻排放了全球1.3%的溫室氣體量,是世界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可是澳大利亞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態度卻十分消極,它是除美國外,唯一一個拒絕籤署《京都議定書》的工業國,並且自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澳大利亞也表露出了要緊跟美國步伐的態度。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氣候模型顯示,澳大利亞未來將變得更加乾燥,發生毀滅性森林火災的機率呈上升趨勢。在全球變暖現象日益加劇的背景下,澳大利亞正面臨著非常嚴峻的環境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