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野生花頭鸚鵡僅在雲南、廣西、廣東有分布且區域極其狹窄。主要棲息於約1500米的森林地帶、次要林區和部份被開墾過的地區、乾燥以及潮溼的熱帶草原等地。尤其偏好在森林和農耕區的邊界活動。
花頭鸚鵡全長35釐米左右,身體為綠色,頭部粉紅色,到了頭部後方、頸部均變為藍紫色,翼上有小塊的深慄色肩斑。飛行的時候常伴隨尖銳的叫聲。
據悉,花頭鸚鵡在雲南消失了近百年,直到前兩年才又首次被盈江觀鳥會在盈江縣城邊緣的盞達河發現,是盈江的明星鳥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然而,這小群花頭鸚鵡生存的地方,原來都是大樹和各種植被圍繞,現在卻被人類佔有,花頭鸚鵡賴以生存的環境並不理想。
鸚鵡喜歡吃玉米,花頭鸚鵡也不例外。春天,做為自然影像中國的攝影師,我到盈江參加「美麗生態德宏」拍攝項目。之前,在花頭鸚鵡圖片資料中幾乎沒有看到吃玉米的近距離圖片,所以此次計劃在盞達河用兩天時間拍攝花頭鸚鵡吃玉米。
今年盞達河附近的農民種的玉米不多,第一天觀察發現河邊幾株零星的玉米有鳥類啄食的痕跡,估計應該是花頭鸚鵡所為。於是第二天早上7點,我選好拍攝位置,搭好偽裝帳篷靜候花頭鸚鵡的到來。天不作美,8點淅淅瀝瀝下起雨來,心中暗暗叫苦。後來發現,其實下雨對於拍攝也是好事——下雨人就少,鳥就少受影響。大約一小時後,雨停了。10點左右花頭鸚鵡果真來吃玉米了。一雄兩雌三隻花頭鸚鵡先在玉米附近的香蕉樹上探頭探腦,試探性地飛上飛下,當它們認為沒有危險之後,便開始大膽吃起來。三株玉米有兩株基本被吃完,所以三隻鸚鵡集中爭搶最後一株上的美食。這隻沒吃幾口見另一隻飛衝過來便飛離讓位,就這樣你來我往,不時還爭鬥一下吃了半個小時,好不熱鬧!我也如願,拍到了較理想的花頭鸚鵡吃玉米的圖片。
希望雲南盈江盞達河附近的農民兄弟多種點玉米,收穫時多遺漏些玉米留給珍貴稀少的花頭鸚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