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29日報導 外媒稱,奧斯威辛集中營倖存者和來自50多個國家的代表,1月27日在奧斯威辛集中營舊址參加了紀念該集中營解放75周年的活動。這些倖存者呼籲國際社會永遠不要忘記這裡曾經發生的事情。
據埃菲社1月27日報導,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發表講話,重申了波蘭作為「納粹侵略第一位受害者」的承諾,即確保奧斯威辛集中營這一「人類史上最大罪行的永久象徵」一直存在下去。奧斯威辛集中營紀念館的負責人強調,倖存者才是本次紀念活動真正的主人公。大約200名倖存者出席了活動,他們希望這段歷史儘可能地遠離任何政治目的。
報導稱,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威辛集中營。在這樣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日子前來出席紀念活動的政要包括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和王后、以色列總統裡夫林、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以及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等。
參加紀念活動的倖存者穿越納粹死亡集中營奧斯威辛的大門(法新社)
另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月26日報導,94歲的拉斐爾·埃斯拉伊是仍在世的納粹集中營倖存者之一,這些倖存者每年都在減少。
埃斯拉伊說:「我們只剩下很少一些人了。當年從法國被驅逐的7.8萬人中,大概還剩150人,這些人都已經超過90歲。解放80周年時就更剩不了幾個人了。」埃斯拉伊的頭腦依然非常清晰。2017年,他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一個吻的希望》,講述了他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經歷,以及與妻子利利亞娜·埃斯拉伊的愛情故事。
據報導,埃斯拉伊出生在土耳其,隨家人移居裡昂時,他只有9個月大。1944年1月8日,他在一次針對猶太人的搜捕中被抓,然後被送到巴黎北部的德朗西集中營。將被驅逐的猶太人都被關在那裡。
在德朗西集中營,埃斯拉伊遇到了利利亞娜,兩人很快相戀。埃斯拉伊後來被送入奧斯威辛集中營主營,而利利亞娜則被送入比克瑙集中營。兩人最終都倖存下來,並在噩夢結束後繼續在法國生活。埃斯拉伊說,他得以倖存的原因可能是「運氣和意志」的結合。
埃斯拉伊擼起袖子,露出左前臂:1944年2月,他被火車送到奧斯威辛集中營時,左前臂被刺上了「173295」的編號。1953年,一位醫生朋友想辦法幫他去掉了編號。埃斯拉伊不想身體上留有那段歲月的任何印記。他說:「現在還能看出一些痕跡,這是恥辱的印記。他們拿我當牛一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其佔領的波蘭南部修建了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在該集中營裡,超過100萬人被殺害,其中絕大多數是猶太人,還有吉普賽人、波蘭人、俄羅斯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