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期-受助者困境怎麼破?視障「人精」給你支招
本期嘉賓:廖翠鈴
所謂「受助者困境」,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受助者在他人協助的時候,由於顧慮到關係問題,考慮到正在進行的任務是否能夠完成,即使遇到了與助人者的矛盾,或者遭受到不適當的對待,受助者很難表達並維持自己的權益。這是一個兩難的議題,但是並不是沒有破解之法。
這期嘉賓我們邀請來視障界成了「精」的廖翠鈴小姐來與我們分享她的妙招。這個「人精」可並不是負面的說辭,而是真的很佩服這位小姐,她能夠用一種「調皮」的心態來處理與志願者之間的困境。她說的方法類似心理學中有關TA理論中的PAC人格理論,所謂PAC理論,它又稱為相互作用分析理論、人格結構分析理論、交互作用分析、人際關係心理分析,由加拿大心理學家Eric Berne於1964年在《人們玩的遊戲》(Game People Play)一書中,提出了這個著名的理論。他將傳統的理論加以提升創立了整套的PAC人格結構理論。是一種針對個人的成長和改變的有系統的心理治療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在網絡上搜索,主播也曾經在「給殘障朋友的11堂心理私房客」中詳細介紹了這個理論,真心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很好用,所以非常推薦哦!
除此之外,本期播客內容還是非常豐富的,包括了:
(1)在日本旅遊與在臺灣的無障礙感受上的區別;
(2)視障者在排長隊中的那些事兒;
(3)視障者為什麼不願意在公車站用「隔空喊話」的方式來尋求幫助;
(4)我們也談到了成見威脅(stereotypethreat),這是一種無形的壓力,當我們在某些情境中,因為擔心驗證社會對於自己所屬群體的負面刻板印象,而影響了我們自在的行為。就連我們的人精嘉賓也受此困擾,可見這種威脅真是害人不淺哦!哈哈,你們會有這些感受嗎?
怎麼樣?如此充實的內容,還不趕緊移步文末,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跳轉至聲波FM網站收聽啊~也歡迎各位在文末留言,與主播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