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電梯挖坑不息,填坑不止的第 391 天
你好,我是嘗試打通任督二脈的消防電梯。
融會貫通的出處:
朱熹: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能夠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把各方面知識和道理研究透徹,並且還能串聯起來的狀態。
哇,簡直就是學會了九陽神功,打通了任督二脈。從此,學啥都很快。
那怎麼樣才能融會貫通呢?
查資料,精挑選,再梳理,大概可以從下面三點入手:
1、做大知識點廣度
得掌握的知識點得足夠多,節點多了,連接才有可能實現,才有更多融會貫通的可能。
設計、心理學、投資、醫學能學的都學點,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建築比作人體,鋼筋混凝土的梁板柱看成是骨骼,水暖電線路就是各種血管和神經。
2、做深知識點深度
起碼要有一個領域研究要足夠深入,自己的專業就是最好的選擇。徹底學通了,再跳槽學其他行業的知識,發現很多東西都是一個邏輯。
用現在知識付費領域出現的一個高頻詞彙來形容,就是遷移。把自己在精通領域總結的經驗和原則,應用到陌生的領域。
如果建築設計師,要是打算開發一個app,那麼它的首頁面是不是就相當於建築的門廳,上面幾個主按鈕是不是就是功能分區,按鈕點進去是不是各個房間。
門廳要怎麼裝飾,走廊要怎麼布置,哪裡布置交通核,哪裡布置廁所,主要房間又怎麼設計,邏輯都是一樣的。
3、做好知識點連接
做連接,其實就是找相似,尤其是原理的相似。
我們學習知識,接受信息,就像是搬磚一樣。
法外狂徒張三呢,搬過來磚往自己的基地上就那麼一扔,久而久之,基地上只有一個爛磚堆。
守法公民李四呢,不僅把磚搬過來,還蓋成了一棟一棟的房子,還有一些高層,甚至還組成了一個城市。
你看,這就是碎片化學習和體系化學習的差距,張三收穫了一個巨大的爛磚堆,而李四得到了一個城市。
張三越學習越焦慮,因為磚堆的磚總丟;李四越學越充實,因為城市不斷豐富完善。
總結,如何才能融會貫通?
做廣度、做深度、做連接。
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查看一注考試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