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一年以來,紐約市亞裔仇恨犯罪案件發生有28起,給亞裔社區民眾帶了莫大的恐慌和不安。
據Patch報導,周二(2月23日),紐約市長白思豪在新聞發布會上嚴厲斥責針對亞裔民眾的仇恨犯罪。
圖片來源:白思豪推特
白思豪說道:「對亞裔的歧視襲擊就是對我們所有人的歧視襲擊。」
國會眾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曾表示:「越來越多的亞裔民眾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害怕離開家,因為他們不知道何時何地會遭到襲擊。」
亞裔美國人聯盟(Asian American Federation)執行官奧沙瓦(Jo-Ann Yoo)稱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為「第二個流行病」。
奧沙瓦說道:「我們記錄了500起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這些都沒有被計算在官方數據統計中。」
紐約市警總局亞裔仇恨犯罪專案小組(Asian Hate Crime Task Force)主管華裔副督察盧曉士(Stewart Loo)表示,他們已經實施了18次逮捕。
白思豪強調,亞裔仇恨犯罪專案小組擁有25名亞裔警探,會說11種語言,他們將繼續在社區中工作,遏制亞裔仇恨犯罪的發生。
市議員顧雅明發言(張帆攝)
皇后區區長理查茲(Donovan Richards)與數十名民選官員,社區維權人士等於22日上午在皇后區區公所前集會,譴責近來持續上升的仇恨犯罪事件,並呼籲社區應團結一致,共同對抗歧視。
理查茲稱,自農曆新年過後,反亞裔仇恨犯罪事件激增。2020年,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紐約市發生了27起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襲擊,與前一年相比激增,佔紐約市警察局調查的所有仇恨犯罪案件的10%。這也直接導致去年紐約市警察局亞裔反仇恨犯罪工作組的成立。
在過去的一周中,僅在皇后區就發生了數起仇恨事件:一名華裔女子被一名男子騷擾質問「亞裔為什麼吃狗?」;一名華裔婦女在法拉盛被推到在地並受傷;在雷哥公園(Rego Park),有人發現反猶太裔標誌。
理查茲說,這些令人反感的反亞裔和反猶太仇恨行為是應受譴責的,犯下這些惡行的人應承擔責任,接受最大力度的懲罰。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是永遠不能接受的,尤其是在民族多樣的皇后區。
紐約市警察局亞裔反仇恨犯罪工作組、預防仇恨犯罪辦公室和紐約市人權局必須繼續在這些問題上採取協調一致的方法。皇后區居民應保持警惕,報告和接發仇恨行為,並在他人遭受攻擊時伸出援手。
市議員顧雅明表示,1871年,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屠殺之一發生在洛杉磯。在反華情緒的刺激下,500名當地人暴徒向無辜的中國居民開槍,共有18名華人被殺害。一些暴徒雖被審判,但法院最終從技術角度上放棄了所有指控。
100年後,即1982年6月23日,27歲的底特律華裔青年陳果仁(Vincent Chin)在結婚前幾天遭到兩名種族主義白人毆打致死。兩名罪犯卻被處以3000元的罰款。
針對亞裔社區的襲擊並不新鮮,反亞裔情緒、仇外心理和種族主義並不新鮮。新冠疫情只會加劇針對紐約市及全國各地亞裔美國人的仇恨,暴力行為和種族主義。僅在過去的一周裡,紐約市就發生了3起襲擊事件。
顧雅明稱,實際上去年4月,他也在自己家門口遭到襲擊和搶劫。他當時表示這並不是出於種族動機,但如此多的襲擊事件發生後,現在他不得不懷疑自己是否也遇到仇恨犯罪事件。顧雅明呼籲社區團結起來,制止無意義的仇恨。
來源:瞧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