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網上蹭報導過
「杭州拾荒老人韋思浩的故事」
最近,老人在網上再掀熱度
最初的故事是這樣的:
杭州圖書館十年來始終堅持
向流浪者和拾荒者開放
允許任何人入館讀書
唯一要求是「要洗手」
這期間
一位拾荒老人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他認真讀報的樣子
讓許多網友動容
遺憾的是
這位渴求知識的老人
在去年11月一次過馬路時被計程車撞倒
最終搶救無效去世
老人離世後
他的」遺產「一一被公開
震驚了所有人:
一份遺體捐贈志願表
老人真名叫韋思浩
他在十幾年前就決定
要在身後捐獻自己的遺體和所有可用器官
一個畢業證
整理遺物時,老人的畢業證被翻了出來
她的女兒說
「父親在上世紀50年代入學
因為時代特殊,上世紀80年代
才補發杭州大學中文系的畢業證。」
他曾是
老杭大(現浙江大學)中文系的學生
一個紅皮證書
退休前,老人是中學全科教師
曾獲得過
「浙江省任教三十年教師榮譽證書」
一份簡歷
女兒說,她曾在父親的某份簡歷中
看到他參與《漢語大詞典》
杭大編寫組工作的經歷
但究竟參與到什麼程度
家人並不清楚
一份畢業證書
58歲時,他取得了
浙江大學外貿經濟專科教育的畢業證書
培訓證明
60歲時
他參加了會計培訓以及醫療培訓
大量捐贈證書和信件
老人的遺物裡有大量
捐資助學憑證
希望工程的救助報名卡
受助孩子的來信……
許多學生給他的信件都已經泛黃了
從近處的浙江景寧縣
到遠方的黑龍江孫吳縣
到處都有他捐助的學生
原來,韋思浩老人化名」魏丁兆「
一直在匿名幫助學生們
每封信中,都有受助孩子最近考試的成績
他一直關注孩子們的學習
從回信中能看到:
老人告訴他們學習方法
還寄書籍雜誌給他們
而他自己的家裡,家徒四壁
房子是多年前教育系統統一分配的
裡邊至今還是毛坯
照明燈也是工地上的那種小燈管
房子內除了一張一米寬的小床
沒有任何家具
床板是由幾塊板子拼湊的
木板厚度也不均勻
韋思浩的女兒說
「父親每月退休金有5000元
起初我們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省錢
還到外面去撿廢舊報刊。」
「有幾次我回杭州都沒看見他
問他幹什麼去了
他就說去外面走走
沒想到是去拾荒了……」
這個有房、有退休金
有3個女兒
卻執意選擇過著拾荒生活的老人
內向又倔強
拒絕裝修房子
女兒給買的手機從來不用
屋裡水電、煤氣都沒通
連給家人通信都用公用電話
每次女兒們從外地坐火車來看他
只能守在家門口
有時候一直從早上等到傍晚
最後連一面都沒見著
女兒們埋怨、不解
但沒人知道
他對自己一生苛刻
卻把滿溢的愛,分給了那麼多年輕人
太多人希望自己被世界溫柔以待
而他選擇溫柔地對待這個世界
落魄而古怪的皮囊之下
靈魂卻多彩又純淨
在浮躁的時代裡
在虛榮的人群中
真正的悲憫
仍涓涓流淌於善者心中
謝謝您!致敬!
願您所去的天堂
也是圖書館的模樣
中國網
All About China
中國網客戶端
上!線!啦!
9種語言
近80個特色欄目
輻射200多個
國家和地區
共同講述
同1個中國故事
(來源:網絡新聞聯播 遼瀋晚報 總而言之 錢江晚報 1818黃金眼)
本期編輯:張安
本期校對:劉倩
投稿郵箱:misd-zhiban@qq.com
中國網期待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