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 蝸 補 天 -
《淮南子·覽冥訓》最早記載了女蝸補天的故事。「四極廢,九州裂女蝸.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讀來真是一個氣勢宏大驚天動地的故事。以漫威人物相比,我覺得女蝸大概至少是驚奇隊長級別的~ 以DC人物相比,至少也超過神奇女俠 ?...
畫面即描述了這樣的一個瞬間:女蝸在砍斷巨鰲之腳撐起四方,殺死黑龍投入洪水之後,正帶著五色石飛奔而上補天時,仍然不忘關切地回頭望一眼神州大地上正在受苦的她的孩子——人。
在傳說中,女蝸不僅創造了人類,還拯救了人類,所謂「補天」,乃是平息災難、拯救氏族滅亡的寓言。遠古時期母系社會文化下創造出來的這位上古巨神,擁有母親般悲憫的胸懷和勇敢的氣魄,充滿了對孩子的守護和愛。
《山海經》曰:「幸得女媧補天於高山之巔.救得萬眾生靈。」
《淮南子》亦提到:「考其功烈,上際九天,下契黃壚,名聲被後世,光暉重萬物。」由此對於女蝸的崇拜至今千年不絕。
- 嫦 娥 奔 月 -
《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傳統畫面中「嫦娥奔月」常是一個主動飛奔向月亮的美人造型,甚至帶著微笑(想想你從小看過的月餅盒子),因為一個「奔」字帶來的「主動奔向月亮」的誤解。
和前一篇畫裡的女蝸完全相反,女蝸選擇造人、拯救人,是一個主動選擇和創造自己命運的故事,而嫦娥這個人物是被迫離開人間的,一個「奔」字也體現出了一股強大的不可抗力——命運發生時的迅疾,她是被動地飛奔,掙扎無效,她沒有能力和機會逃離自己的悲劇命運,是一個脆弱的、令人同情的人物形象。
所以我構思了一個背朝月亮的嫦娥。
畫面描述了在吞下長生不老藥後,嫦娥成仙飛向月亮的瞬間:月亮龐大、壓抑,如不可阻擋的命運之神,月光灑向她的脊梁,懲罰的紅繩一把挽住她的腰身,捆束雙手,即刻將把這個美麗的犯人押向月宮。
無論是什麼原因吃下了仙丹,此刻的她一定是極其驚恐、迷茫和狼狽的,她根本不知道未來等待自己的是永生孤寂;此刻的嫦娥身體已經變輕,雙腳無法觸地,人間的釵環掉落,人間的衣裙由暖轉冷,衣紋由紅花轉為冰雪,象徵著嫦娥這朵人間之花終將變為天上的廣寒仙子;此刻不知所措的她能做的可能只能抱住一隻跑向她的家兔……
從此家兔變玉兔,嫦娥永遠成為了月亮的囚徒。
所以女媧補天和嫦娥奔月是兩個相對的女性故事,一個是主動選擇命運的正劇,一個是被命運選擇的悲劇。
在母系社會女性地位較高時,女蝸的傳說出現,像西方的上帝一樣創造人,保護人,殺伐決斷,既有母親的慈愛又有父親的氣魄,地位崇高而形象英偉;嫦娥更像是父權社會下眾多女性的形象縮影,一個美麗易碎的青瓷花瓶,一隻手無縛雞之力的小白兔,因為逾越一次規矩而受到永生的懲罰,至今女人們也從小被鼓勵著不逾規矩地做一隻食草動物,不是嗎?
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忘記了自己原先是最早拿起劍去斬殺惡龍,煉起巨石補天,拯救蒼生萬物的人啊~~~~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