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燈火,春意滿堂,何處一片歡聲?
鼓樂喧天,觥籌交錯,原是神州除夕!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是一年除夕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千家萬戶年味漸濃,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年夜飯一定是家家必備的重頭戲。
北方VS南方,誰才是最強除夕「乾飯人」呢?快來跟著團團來看看吧!
北方:食物體積上先勝一籌
北方的年夜飯桌上,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大」!容器大,食物大。「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是北方人對「年」的最大期待。
在除夕夜選擇殺一頭豬來做一桌「全豬宴」的年夜飯,是獨屬於東北人年夜飯的儀式感。血腸、紅燒肉、手撕肉、蒜泥白肉、柴骨肉.一頭豬在東北人的飯桌上早已經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被列為「到山東不可不吃的100道菜」榜首的酥鍋在山東的年夜飯桌上更是以C位出道。「魚酥肉爛、酸鹹甜香、形態晶瑩、色似琥珀」,這16個字體現的正是濟南酥鍋的色香味形。
小麥作為山西人的主食,在過年時也會穿上「新衣服」,由原來簡簡單單的饅頭變成形式各樣的「花饃」,說它是藝術品也不為過。
南方:食物樣式上的巧心思
相比北方「粗獷」 ,南方的菜品便更加的精緻,而這些花在菜品上的心思,也是南方人留在舌尖上最溫暖的記憶。
雲南人一般會在除夕前便買好五花肉,改刀成條狀,裹上蛋液和麵粉,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雲南人還會將炸酥肉叫做「黃條」,寓意在新的一年裡面「開年黃金萬兩」。
盆菜是廣東人年夜飯桌上的「壓軸菜」,是廣東菜的大集合。對於一向注重家族團結的廣東人來說,這一盤菜更是寓意著來年家族裡面的每一份子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團結一致。
川菜歷來以麻辣著稱,麻辣香腸、臘肉、香辣排骨、燒白……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再加上家中特製的調味辣椒,便成了「媽媽牌」的年味,形成了四川人對家鄉最深的記憶。
除夕之夜,吃著年夜飯看著春晚,其樂融融的氛圍便是對這一年努力學習、辛苦工作最好的回報。其實,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的年夜飯,在人們的心目中都是最好的,因為在一起吃年夜飯的人是我們最愛的人。
除夕之際,希望大家都能掃除舊年的不開心。
和所愛之人一起迎來充滿希望的新年。
最後,團團祝大家
常開心,常欣喜,有趣有盼;
平安順遂,萬事勝意!
文字來源:餘菲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程亞男
審核:李昕宇
喜歡我就搜搜我, 公眾號:昆明醫科大學團委 (kmmu-youth)如果你有好文章,歡迎投稿!投稿郵箱:kmmutw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