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穹頂之下》背後的真相: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兒童第二大殺手兒童腫瘤四大誤區

2021-02-20 江西消防

原央視記者柴靜發布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震驚網絡,點擊破億。柴靜的女兒,這個在2013年1月那場侵襲25個省市的大霧霾中被懷上的小生命,居然一出生就被診斷為腫瘤。那些空氣汙染致病的概率似乎一下子變成了100%,我才明白為何柴靜如此認真的去尋找霧霾元兇,正如她所說,這是一個母親與和霧霾之間的私人恩怨。

柴靜《穹頂之下》講述女兒


根據國際兒童腫瘤學會調查顯示,每3分鐘就有1名兒童死於癌症。在我國,兒童腫瘤的發病率近十年每年都以2.8%的速度在增加,每年新增惡性腫瘤患兒達到3到4萬。惡性腫瘤已經成為除意外創傷外,造成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兒童腫瘤四大誤區

誤區一:兒童不會得惡性腫瘤

不少人認為,孩子那麼小不會得惡性腫瘤,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實際上,除了白血病兒童容易得以外,像神經母細胞瘤,成人不會得,只發生在兒童期,且90%的病人都在5歲以下。

誤區二:兒童惡性腫瘤晚期放棄治療

由於兒童表達能力有限,查體不及時,往往發現惡性腫瘤的時候就已經全身轉移了,這時候有一部分家長會考慮放棄治療。但北京兒童醫院近年來對兒童惡性腫瘤的跟蹤調查中發現,兒童惡性腫瘤治癒率遠遠高於成人,即使到了末期也有很大治癒機會,甚至晚期已經發生轉移的患者,其總體的五年生存率已接近50%。

誤區三:兒童不能接受化療

不少家長認為化療對孩子傷害太大,即使發現孩子得了惡性腫瘤,也寧肯接受手術治療而不接受化療。專家說,兒童對化療確實比較敏感,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對於癌症的治療效果也特別好。在兒童得了惡性腫瘤以後,一定要進行綜合治療,如果做了腫瘤切除,還要配合化療、放療,即使治療出院也要跟蹤隨診,才能儘可能控制腫瘤不再復發。

誤區四:患兒得白血病就要骨髓移植

白血病是兒童癌症中發病率最高的,部分家屬認為,得了白血病就要骨髓移植,於是急於配型,其實這種想法也不正確。專家表示,保守的化療治療是兒童白血病治療的首選,效果好的話70%~80%的患兒可以達到無病生存的狀態。


相關焦點

  • 穹頂之下別讓柴靜太孤單
    2015年2月28日,從央視辭職的記者柴靜,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霧霾深度調查《穹頂之下》。
  • 全球醫:兒童腫瘤發病率逐年增加,專家呼籲早發現早治療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近年來,兒童腫瘤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兒童惡性腫瘤治癒率相比成人高得多
  • 柴靜,你的女兒,需要LightAir
  • 《穹頂之下》——青島
    ▎文/老瑚關於柴靜《穹頂之下》的霧霾話題,還在繼續著,而且不同的聲音越來越多。我從來不去質疑那些聲音誰是誰非,我只相信我看到的、感受到的。於是,我想到了我的青島,其實,她也早已被霧霾過,被霧霾著。你是否還記得她曾前俊俏的模樣?
  • 穹頂之下,在柳州我們還有這5個地方可以洗肺!
    小夥伴們的朋友圈近期有木有都被柴靜的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各種刷屏捏?以至小編轉而在思考,在穹頂之下,還有什麼地方是可以自由呼吸的呢?來柳州吧!經過小編吐血整理,找出了5個一塵不染的地方。乾貨馬上出爐,足夠洗肺用了,來到這裡,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痛快放肆地深呼吸!
  • 【元典•欣賞】設計師眼中的《穹頂之下》
    柴靜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這兩天刷爆了我們的朋友圈,成為人人關心的話題,那麼設計師們是怎樣發出他們的呼聲的呢?第二位朱毅勇,無獨有偶,中國藝術家朱毅勇也創作了與霧霾相關主題的作品。
  • 每日激情大北京穹頂之下的霧霾,你怕了嗎?
    霧霾,這個詞近兩年來已經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耳中。早晨:唉,今天又有霧霾;中午:出去記著戴口罩,霧霾太嚴重了;晚上:這霧霾嚴重得,星星都看不見;雨天:可算下雨了,霧霾能減輕點吧;雪天:都說下雪除塵,這霧霾怎麼還有;大風:這風一刮,終於能看見藍天了。以上這些,想必社友們全都聽過吧。我們生活在霧霾之中看似並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但是,有些時候這樣惡劣的天氣是會影響到下一代的。
  • 穹頂之下,凱能君和大家一起做點什麼!
    當小編還是小小編的時候
  • 穹頂之下,有車一族如何拯救霧霾天?
  • 《穹頂之下》影評—環境科學磚工的視角
    我想從幾個片子裡看到的點,結合我自己實際的經驗和了解,說說對霧霾和其他環境問題的想法。    片子裡28min左右說的是河北,尤其是唐山的鋼鐵行業對汙染的貢獻。 我曾經去過唐山的鋼鐵企業採樣,帶著安全帽,提著採樣器爬大煙囪。所以對片子裡那段關於唐山的描述很熟悉。
  • 癌症知識:腫瘤、惡性腫瘤和癌症
    今天梳理一下腫瘤、惡性腫瘤和癌症的基礎知識。一、 腫瘤     腫瘤,英文是tumour,指的是局部組織細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一般來說都是塊狀凸起,所以也叫贅生物。根據新生物的細胞特點和對人機體的傷害程度,腫瘤被分為了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種。
  • 穹頂之下,同呼吸共命運
    ()這是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今天給出的數據。相對應的,今天的溫馨提示也由以往的,「外出時應注意防寒保暖」變成了「應避免外出,敏感人群應留在室內,關好門窗」。()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霧霾已經漸漸變成了人們談之色變的一個話題。今年2月份,從央視辭職的柴靜推出了她的公益宣傳片。關於霧霾,她說了很多,也做了很多。
  • 韓國女團TWICE實現腦腫瘤患兒願望,這到底是種什麼腫瘤?
    許多人並不知道,惡性腦腫瘤佔到所有兒童惡性腫瘤的15-20%,是兒童中第二常見的惡性腫瘤。但它受到的關注及大家對它的了解,其實遠遠不足。 兒童腦腫瘤的一些早期症狀容易與其它疾病相混淆,因此可能被誤診為常見的其它兒童疾病,比如緊張性頭痛和偏頭痛、病毒性胃腸炎等等。
  • 穹頂之下:幾張表看懂國內外PM2.5標準
    《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將「霧霾「、「PM2.5」這些詞拽到公眾眼前。那麼,目前國內外環境空氣PM2.5標準是怎樣的?
  • 「穹頂之外」的天然氧吧,磐安山水孕仙草
    當大半個中國都籠罩在「穹頂之下」時,是否存在一片「淨土」能讓我們盡情的呼吸新鮮的自然空氣?浙江磐安,就是首選的天然氧吧旅遊勝地。好山好水孕仙草——石秀鐵皮石斛。近期柴靜的個人出資的一部紀錄片《穹頂之下》在網上瘋傳,震撼了整個中國,讓我們真正知道了什麼是「霧霾」,什麼是PM2.5,以及他給我們生活健康所帶來的危害有多麼巨大。由此全國掀起了環保熱潮,普通民眾也紛紛力挺柴靜,加入環保隊伍中去。
  • 穹頂之下《一》
    2015年2月的最後一天,離開央視休整一年的著名調查記者柴靜,帶著自己的公益作品《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登陸優酷頭條,重回公眾視線。
  • 拾玉兒童公益基金會成為國際兒童癌症協會(CCI)協作會員
    經2020年10月15日國際兒童癌症協會(CCI)理事會決議,深圳市拾玉兒童公益基金會成為協作成員。2019年年底,由國際兒童癌症協會(CCI)亞洲區主管鮑潔鈞先生引薦,深圳市拾玉兒童公益基金會(簡稱「拾玉兒童基金會「)申請加入CCI大家庭。經2020年10月15日國際兒童癌症協會(CCI)理事會決議,拾玉兒童基金會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個協作成員(Associate Member)。目前在CCI大家庭中,共有5家來自中國的兒童癌症相關的組織及機構。
  • 「隱睪症」兒童成功手術,手術室的這輛小汽車「又建奇功」
    自2018年5月起,夏邑縣第二人民醫院手術室實行新舉措:讓接受手術的孩子們「開著汽車」進入手術室,以穩定患兒情緒、保障麻醉安全。從新舉措實施以來,手術小汽車已安全運行一百天,為七十多位1至6歲的患者享受了「專車服務」。
  • 他10歲殺人, 是世界最恐怖兒童殺手! 現在要加拿大納稅人養著?
    過去一個多月來,不斷有英國媒體報導,一個惡名昭彰的兒童殺手將被英國政府送到加拿大,以全新身份展開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