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今天潘南、大聖和紅星阿南全都不在了,隨話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祝賀亞凱榮升山大王,哼,我才不是呢!
接下來幾天我們的重點內容就是全球移動通信大會——MWC2015,社友們有木有很是期待呢?在大會期間,三星、聯想、HTC、金立等等等等手機廠商都會拿出自己的看家技術,為我們展示最新的旗艦機型。
為此呢,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活動,例如「解救潘南大作戰」「新機配置有獎競猜」等等,煩請社友們回復【主頁】進入「激情有獎」模塊贏取為你們準備的豐富獎品!
霧霾,這個詞近兩年來已經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耳中。早晨:唉,今天又有霧霾;中午:出去記著戴口罩,霧霾太嚴重了;晚上:這霧霾嚴重得,星星都看不見;雨天:可算下雨了,霧霾能減輕點吧;雪天:都說下雪除塵,這霧霾怎麼還有;大風:這風一刮,終於能看見藍天了。
以上這些,想必社友們全都聽過吧。我們生活在霧霾之中看似並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但是,有些時候這樣惡劣的天氣是會影響到下一代的。
柴靜的女兒,這個在2013年1月那場侵襲25個省市的大霧霾中被懷上的小生命,居然一出生就被診斷為腫瘤。
為此,柴靜做了一年的調查,並拍出了一部關於霧霾的紀錄片。在柴靜的片子中,最觸動人心的場景便是她的小女兒,扎著倆小辮,伏在窗前,看著霧霾籠罩的世界。
這也是為何柴靜如此認真地去尋找霧霾元兇,正如她所說,這是一個母親與和霧霾之間的私人恩怨。
霧霾,在我們身邊幾乎無處不在,那麼,我們需要怎樣防護呢?
關注汙染狀況:時時關注城市的空氣汙染監測數據,警惕高汙染天氣和時段。
調整出行:霧霾天避免在戶外長時間停留,減少戶外活動;對上班族,尤其是那些必須在戶外工作的人們,選擇使用防護口罩也是可行的。
關好門窗:霧霾天氣應儘量不要開窗,確實需要開窗透氣的話,應儘量避開霧霾尖峰時段,可以將窗戶打開一條縫短時間通風,選擇使用室內空氣淨化設備。
避開人群:霧霾天氣出行應避開主幹道路,儘量別去人多地方,例如超市、商場和醫院,這些地方空氣流通差,易造成呼吸系統疾病交叉感染。
停止戶外鍛鍊:不從事戶外運動,停止長跑鍛鍊等,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和年老體弱者。
嘗試戒菸:霧霾天氣吸菸更是「雪上加霜」,在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會產生很多屬於PM2.5範疇的細顆粒物,會嚴重危害抽菸者本身和吸入「二手菸」受眾的身體健康。
佩戴口罩:戴口罩對進入肺部的空氣有一定的過濾作用,但人們無法24小時佩戴口罩,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戴口罩,而且還要注意選擇有效的防護口罩,並正確使用。
誤區1:圍巾能當口罩用?
霧霾天,很多市民外出會戴口罩進行防護,不過有些市民圖方便,用圍巾代替口罩。實際上圍巾和普通棉布口罩一樣,對PM2.5這樣的有害顆粒物沒什麼過濾效果。
誤區2:防霾買醫院做手術用的口罩就行?
醫用口罩其實還有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之分,能對PM2.5顆粒物起有效防護作用的是後者。
誤區3: 我用的是PM2.5口罩,應該就可以防護PM2.5了吧?
我們能看到很多口罩上都標註了PM2.5字樣,有些直接以其命名。如果只是商家的自我宣稱,沒有任何權威機構下這個定義,產品也不符合任何權威的顆粒物防護呼吸器的標準。
要防PM2.5,實際上就是防粒徑2.5微米或更小的顆粒物。從專業角度上講,任何一款由有資質的官方認證機構,依據權威性標準認證的防顆粒物口罩,都可以用於防護PM2.5。如果要想保護自己的健康,就應該選擇這些真正有效的口罩,而不是看產品上生產廠家有沒有標PM2.5。
誤區4: 我用過濾效率更高的口罩,就能得到更好的防護效果?
防護口罩的效果不僅取決於過濾效率,關鍵要看口罩的整體功能,要看口罩能不能和臉達到良好的密合。如果密合不好,吸氣時空氣就會不經過濾,直接從口罩周圍漏進去,這樣過濾效率再高也沒有起到作用。
這也提醒我們,要特別注意那些只宣傳過濾效率的口罩。像一些在棉布口罩中間夾一層濾片的口罩,是不能起到防護作用的。
新科技、新產品、新活動,期期送大禮,更多激情,等你燃燒!歡迎關注「機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