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位小學生在給「到底」造句時,寫出了這樣一句話。
「我到底是不是媽媽生的!「
每個「絕望」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硬核的爸爸或媽媽。
日本攝影師木村高一郎,專門「偷拍」自家孩子上廁所的樣子,還製作成了影集。
在爸爸媽媽眼裡,孩子們都是一樣的。
一樣的可愛,一樣的糟心。
可小寵物不同啊,它們只有可愛,試問誰不願意為它們鏟💩呢!
據不專業數據分析,下班前兩小時,是上班族工作效率最高的時刻。
同理可得,無需老母親們「怒吼」,老父親們「威脅」,孩子們主動寫作業的時間是開學前一天。
請看記者小師在現場發回的報導:
(圖為國慶假期過後
在飛機上狂補作業的孩子們)
小時候,我們一定聽過(說過)這樣的話:
👩🏫:同學,你的作業呢?
👦:老師,我忘記帶了。/老師,我的作業本被狗叼走了。/老師,我的作業落在車上了……
👩🏫:看透一切卻不忍拆穿地衝著學生微微一笑。
但,這是從前。
現在,就算孩子把作業落在動車上,動車也會主動給你送回來,讓孩子一如既往做個好學生乖乖把作業補好。
滑梯,對孩子來說真是個迷人的存在。
幾乎在每個滑梯前,我們都能看到翹首以盼、乖乖排隊的孩子。
滑行的幾秒中,他們好似感受到了人世間最高級別的快樂。
但滑下來後,他們卻是「怒髮衝冠」。
@孫儷說:
等等畫西瓜,老師讓他畫西瓜瓤裡面的籽,他不畫,說什麼都不畫,這樣吃起來方便。
不知仙媽們是否和我一樣,現在腦海中只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如今,硬核的80後、90後爸媽,養娃越來越「不正經」了!
不過不正經的背後,我們能看到他們對寶貝獨特的愛:他們更願意花時間去陪孩子;他們會想很多辦法記錄孩子的高光一刻;他們想讓孩子的每一天都與前一天不一樣……
他們與60後、70後媽媽愛孩子的方式不同,但愛是相同的。
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