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寧市康嶺花城小區發生了一起電梯事故,讓廣大業主心有餘悸,一名2歲小女孩在跟隨媽媽進電梯時,被電梯夾傷。
一般情況下,電梯門碰到阻擋物都會自動打開,為何電梯門會變成傷人的「兇器」呢?原來,電梯也存在「盲區」。
9月23日晚,當事人潘女士向記者介紹,20日中午,她帶2歲的女兒回家,進入電梯後,卻發現女兒在電梯口蹲下撿拾自己落下的珠子。
眼看著電梯門就要關了,情急之下,潘女士用手臂再次撐開了電梯門,並將女兒拖進電梯內……就在這時,潘女士看到女兒的左手鮮血淋淋,還染紅了衣服。
△受傷的小孩已經包紮了傷口。南國早報記者李儉芹攝
經醫院診查,孩子的左手小魚際皮膚破損,傷口呈「V」字形,傷口深達皮下,肌腱未斷裂,輕度汙染,活動性出血,未捫及骨折徵。
△小孩的病歷。南國早報記者李儉芹攝
事發後,業主們質疑電梯質量差、維保不到位。23日晚,記者和幾名業主在電梯門口進行了試驗。
考慮到小孩在下方被夾傷,業主找來紙板試驗,將其放在電梯下方距離地面約2釐米處,電梯便硬生生地夾住了紙板隨後關門。
可見,小孩子的手著地後,電梯沒有感應到,在電梯門閉合的過程中,門底的軌道稜角造成小朋友的手被夾傷流血。
負責小區電梯維保的公司相關負責人稱,事後他們立刻派維保人員趕到現場進行檢查,發現電梯運行正常,沒有故障,因此,他們認為可能是電梯盲區導致了這次意外。
對於不少業主質疑電梯質量及維保不到位的情況,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7月份,業主就以電梯質量問題聯名要求更換新電梯。此外,很多正常的維修和配件更換都受到業主質疑阻撓,有時候維修會稍微滯後,加上一些居民不文明的乘梯習慣,所以故障率較其他小區更高。
記者將情況反饋到自治區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分析稱,目前,電梯門的防夾感應裝置最常見的主要有光幕式和觸板式兩種。從試驗結果來看,康嶺花城小區是光幕式,它的感應盲區是上下兩端位置。
因此,他建議進電梯時一定要檢查一下,書包帶、寵物繩、裙子的裙擺等,防止被夾。最好不要再用腳、手或身體其他部位,以及各種物品去擋門,需要等人可以直接按電梯開關鍵。
來源丨南國早報記者 李儉芹
值班編輯丨黃韻伊
值班校對丨麥雪莉
值班主編丨譚雙梅
值班編委丨李 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早報君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