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文化】—— 傳統服飾

2021-02-23 韓中文化友好協會

      美食中的甜蜜,酒杯中的鄉思,明月中的團圓,笑靨中的幸福…一年一度的傳統中秋佳節,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大家的中秋節過得怎麼樣呢?在中韓兩國的傳統佳節中,除了豐富的傳統美食,各具特色的傳統服飾,也可謂一大亮點。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兩國的傳統服飾——韓服與漢服。

      在韓國,每逢重要節日,人們大多會以傳統服飾來表現節日氣氛。以剛剛過去的中秋節(추석)為例,節日當天,不少家族仍保留著換上新制韓服,進行祭祀活動的傳統。時至今日,韓國人在傳統節日或有婚慶喜事的日子裡,都有穿韓服的習俗。

      韓服是韓國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男式韓服主要由短衣和褲子組成,女式韓服則主要是短衣和裙子。結構簡單,穿著時大小也有富餘,無論何種體型的人穿著,都十分得體、端莊典雅。袖的曲線、白色的半襟以及裙子的形狀兼具曲線與直線之美,並稱「韓服三大美」。同時,這種設計很適合韓國屋舍的坐式生活習慣,在注重禮儀的韓國,更是給人一種威嚴和優雅之美。

圖3  男式韓服                               圖4  女式韓服

      而在中國,五千年的悠長歷史,經歷了無數的朝代更迭,因此傳統服飾文化也有著豐富的文化表象,其中更是承載了禮儀、規矩、名分等內涵意義。旗袍,以其修身的剪裁、考究的繡工和精緻的面料,一直為世人所稱讚,也被廣泛認知為中國的傳統服飾。作為從清朝年間傳承下來的滿族貴族女式服飾——旗袍,固然在中國流行了一段時間。但當今要論最具廣泛性、代表性的傳統服飾,還是要屬歷史更為悠久、普及度更廣的漢服。漢服以飄逸典雅的造型、不挑身形的剪裁受到了更多年輕一代的歡迎。穿漢服,傳承的是一種歷史的文化態度,也是古人的禮儀修養。

圖5  女式漢服                     圖6  男式漢服

      漢服總體給人一種清新平淡的感覺。上衣由4塊布拼接構成,而下擺由12塊布拼接而成,意味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分四個季節,象徵著為人要符合規矩,順應天意、天人合一;深衣的背線又必須垂直,象徵著為人正直不屈;袖子處皆設計為圓袖,衣襟處皆設計為矩形,由左向右掩,象徵著天圓地方。

      中韓兩國都是注重傳統文化傳承的國家。在現代生活中,由於生活和工作節奏的不斷加快,傳統服飾過於繁瑣、穿著不便的特點,使其逐漸從日常生活中退出。但近幾年,由於傳統服飾的愛好者們積極弘揚傳統服飾文化,並結合了現代式的設計、融入了時裝的流行元素,為傳統服飾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從而將其發展成一種文化潮流,受到了年輕一代的關注和喜愛。大家有機會的話,一定要體驗一次傳統服飾,分分鐘帶給你穿越回古代的感覺呦~

 撰稿:屠曉璇(實習)

相關焦點

  • 超美的中韓傳統服飾,你還不來看看嗎
    近日維之圖書館有一群穿著中韓傳統服飾的小哥哥小姐姐出沒小薇上前一問原來是第六屆中韓傳統服飾文化研討會
  • 傳統服飾之美:越南奧黛(Ao Dai)
    「ao」源於漢語「襖」,在現代越語裡「ao」則指遮蓋頸部以下的服飾,而「dai」的意思是「長」。  越南在歷史上曾受到中國、法國和美國文化的巨大影響,奧黛的發展變化也是如此。不過近年來隨著越南經濟的發展,本土意識開始增強,人們開始在奧黛中加入很多民族元素。
  • T臺秀 | 美女主播帶你走近黔西南非遺服飾文化!(附完整回放)
    黔西南布依刺繡、布依土布非遺傳承人黃蓮使用傳統織布機織布。李運恆攝/光明圖片6月8日晚,在青石疊錯、清意幽新的古宅大院T臺上,一場以中華刺繡為主題的時裝秀在浪哨歌聲中開場,這是「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展示中黔西南非遺服飾秀專場。模特們身著布依繡花、苗繡等非遺元素服飾,將幾近消失的黔西南民族文化瑰寶,搬上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臺。光明直播同期以網絡直播的方式將這場非遺秀傳遞給海內外網友。
  • 大片直擊 | 「淨美雪頓 · 美好生活」 西藏民族服裝與服飾文化展演活動大幕將啟
    作為藏族人民的傳統宗教節日,雪頓節起源於公元11世紀中葉。拉薩雪頓節於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舉行,更是西藏所有節目裡最隆重、規模最大、節日內容最豐富的節日之一。在藏語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頓」是「宴」的意思,雪頓,意為酸奶宴。在此期間有隆重熱烈的藏戲演出和規模盛大的曬佛儀式,所以有人也稱之為「藏戲節」「展佛節」。2006年,拉薩雪頓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你好,韓國】中韓友好文化交流嘉年華主題活動志願者招募
    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海外文化宣傳院、韓國駐上海韓國文化院策劃組織了中韓友好文化交流嘉年華主題活動 「你好,韓國!」。結合韓國文化廣場嘉年華體驗、中韓友好紀念文化巡演、中韓文化互動交流,希望全方位、多視角、立體化、近距離地讓中國普通老百姓接觸和感受韓國文化。活動包括韓國文化廣場嘉年華體驗活動、中韓友好紀念文化巡演、中韓文化互動交流等。 溫州大學城市學院團委青年志願者中心將承辦本次活動的志願服務。現面向全院招募志願者60名,男女不限。
  • 【圍觀】春節臨近 少數民族服飾迎來熱銷
    滿洲裡市鴻嘎魯少數民族服飾店內各種各樣的民族服飾及民族工藝品款式精美,獨具特色,成為炙手可熱的時尚年貨。在滿洲裡市鴻嘎魯少數民族服飾店內,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忙著挑選布料、剪裁、包邊、縫紉、釘扣,他們認真細緻地完成製作服飾的每一道工序,精益求精,確保高質量做好每一件少數民族服飾。
  • 韓國文化--韓服/한국 문화 --한복
    外裙的下擺向右偏的原因是大部分都是用右手的原因,請用右手做事情,用左手整理裙子下擺,所以裙子尾部向左邊偏是傳統的士大夫的服飾原則,現在也這樣穿。穿上外裙以後,要穿裡面的上衣和外面的上衣,穿上衣時,為了不讓上衣向後偏而要向前拉一拉,然後再系上衣絲帶,上衣絲帶系法如下說明所示。
  • 韓媒指責中國網友網絡暴力,那韓國一直竊取中國文化又怎麼算?
    中韓傳統文化爭論最嚴重的兩點就是:漢服和韓服、鹹醃菜和泡菜。至於韓國人拿著當寶貝的泡菜,也不過就是我國人民餐桌上可有可無,就算擺上了也不一定吃的小鹹菜罷遼。所以明明就是中國一直在被韓國竊取著傳統文化,為什麼反而還被韓國人給倒打一耙?小編認為我們真的應該加大力度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國特色。
  • 藝術 | 這才是最正宗的「復古婚紗」:20世紀全球傳統婚禮服飾盤點
    如果你是「復古婚紗」的忠實擁躉,如果你結婚時想擁有一套與眾不同的美麗婚紗,就讀完這篇「20世紀全球傳統婚禮服飾盤點」吧!一位波蘭新娘穿著傳統的婚禮服飾,照片拍於1930年攝影:Hans Hildebrand,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 《因為遇見你》:時尚都市劇「牽手」傳統文化
    不同於以往的都市情感劇,《因為遇見你》從中國傳統文化找尋突破口,以時尚的現代生活為筆,以古老的刺繡技藝為線,勾勒出極具張力的故事圖景。
  • 中韓微電影展將開啟 | 30部中韓優秀短片免費觀看!
    11月17日-11月18日,「第七屆中韓青年夢享微電影展」將在北京頤堤港CGV影城舉行。30部中韓優秀短片將集中展映,觀眾可通過中韓青年夢享微電影展官方網站報名,申請免費觀影。中韓青年夢享微電影展是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CJ文化財團主辦,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和希傑(中國)諮詢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一項跨國界文化公益項目。自2014年啟動以來,中韓青年夢享微電影展便受到電影圈內人士的極度關注。
  • 韓國好好玩 全州韓屋村:韓國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城市
    、韓食、韓紙等具韓國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城市,其中以韓屋村最負盛名。全州韓屋村位於全州市豐南洞和校洞一帶,匯集了700多間韓國傳統韓屋,面積為29多萬平方米,居民2000多人。隱於瞬息萬變現代都市中的全州韓屋村因保存至今的傳統面貌而聞名。
  • 東京澀谷:日本文化時尚娛樂和流行服飾的天堂
    村婦說,通常人們說人如潮水,形容的是人的數量,而這裡則是潮人如水,你看到的不是人的數量,而是人的質量、生活的質量、服飾的質量和精神的質量。難怪在東京的年輕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若想知道東京流行什麼服飾,到澀谷去就行了。
  • 韓舉國「去中國化」:這次是服飾和韓國結,狼子野心何時休?
    韓國真是奇怪,明明自己沒文化,卻要不斷的「輸出文化」。文化哪來的?借鑑都談不上,直接拿來就用。
  • 製作環保燈籠,弘揚傳統文化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為迎接這喜慶的節日,弘揚傳統民族文化,給同學們營造一個充滿節日氣氛的環境,同時也為了鍛鍊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我校舉行了「燈籠製作大賽」 。瞧!校園中呈現出一派紅色歡樂、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形狀各異、色彩斑斕的燈籠懸掛在教室前,這是學校「製作環保燈籠,弘揚傳統文化」燈籠製作大賽展示活動。
  • 聚焦丨彝族新人峇里島結婚照走紅網絡(附涼山多對新人美豔彝族服飾結婚照!)
    2月5日,彝族人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yizurenn)發出一組婚紗照,這組婚紗照身著彝族服飾
  • 資訊|中韓合作靈異恐怖片《怨靈》定檔11月14日
    雖然近來上映的《京城81號》、《碟仙詭譚》、《詭八樓》等電影為影市注入了新的血液,「鬼宅」傳說成為恐怖片新的取景、取材陣地,但也有不少觀眾表示,這是未來國產恐怖片跟風的先兆。即將於11月14日在中韓兩國同步上映的靈異恐怖片《怨靈》,從籌備之初就摒棄了「鬼宅體」思路,另闢蹊徑,將劇本著眼於網上傳播度更廣的「靈異事件」。
  • 參訪韓國文化院,深度體驗韓國文化
    深度體驗韓國文化廊坊八中高一年級韓語班參訪韓國文化院側記12月9日,我校高一年級韓語班33名學生、17名家長和兩位老師一起晉京參觀韓國文化院,多角度、多層次體驗韓國文化,加深了對韓國文化的感悟和了解。清晨7:30,大巴車準時出發,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中,菲墨斯文化(此次活動的聯繫方)負責人強調了此次出行目的和意義,中韓文化的差異以及參觀交流中的注意事項;從事中韓交流近20年鮮族人李部長講述了許多韓國的風土人情,還用純正的韓語演唱了韓國經典歌曲《阿里郎》;深情的歌聲引爆了師生的歌唱熱情,《外婆的澎湖灣》、《少年中國說》、《天耀中華》,嘹亮的歌聲飄蕩在整個車廂;之後21位同學各自描述了他們所了解的韓國
  • 2015中韓日當代藝術展 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
    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2015中韓日當代藝術展- 策展人 -林勝煌(中)
  • Ron Cooper:美洲原住民,傳統
    Ron 本就經常會到處旅行,探索不同地域的文化。而會去開始拍攝這套照片的起因則是一次肖像拍攝;他被介紹認識的一位洛杉磯著名舞蹈家安東尼·帕克、是一名奧馬哈部落成員,在為其拍攝照片的時候,安東尼·帕克穿上了部落的傳統服飾,一時間讓他感到目眩神迷。這些照片也的確讓人驚嘆;是啊,世界上就是有著如此豐富多姿的各種生活形態,存在著種種出人意表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