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郭德綱師徒反目,不如學點相聲英語乾貨 譯匠編譯

2021-02-10 譯匠

作者:謝懷鋒@譯匠編譯組(歡迎小夥伴加入)

微博:@譯匠翻譯;公眾號:譯匠


昨天下午一點左右,相聲演員曹雲金髮表了一篇微博長文,讓輿論炸開了鍋。

 


文章歷數了郭德綱的數種劣行,揭露了在德雲社拜師學藝期間所遭受的種種不公。

而郭德綱早在八月三十一日就發微博說「該清的清,該驅的驅。所謂的清理門戶,是為了給好人們一個交代。」並亮出德雲社家譜,宣布奪回何雲偉、曹雲金的雲字藝名,並將他們逐出師門。


昔日師徒如今反目,雙方各執一詞,身為局外人的我們也無法辨明孰是孰非,與其看熱鬧站隊,不如利用時間學學英語。譯匠(公眾號:譯匠)小編今天也整理了一些與相聲有關的英語資料與術語,話不多說,乾貨奉上。

維基百科上對相聲(Crosstalk)的定義:

Crosstalk, also known by its Chinese name xiangsheng (simplified Chinese: 相聲; traditional Chinese: 相聲; pinyin: xiàngsheng; literally: "face and voice"),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comedic performance in the form of a dialogue between two performers, or, much less often, a solo monologue or, even less frequently, a multi-person dialogue. The language, rich in punsand allusions, is delivered in a rapid, bantering style. Crosstalk is one of China's foremost and most popular performing arts, and is typically performed in the Beijing dialect (or in Standard Chinese with a strong Northern Chinese accent). The acts would sometimes include singing and musical instruments.

相聲

相聲,即相與聲,是中國傳統的喜劇表演形式,分別有對口相聲,單口相聲與群口相聲等種類。相聲語言富含雙關、引喻,內容輕鬆詼諧。相聲是中國最重要、最流行的表演藝術之一,常以北京話(或嚴重的北方口音)講。有時會以樂器伴奏。

 

CultureChina 網站上對相聲的描述: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xiangsheng absorbed the essence of different art forms like vocal imitation, storytelling etc. It rose as a performing art that implies sobriety in humor, presenting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through satirical puns and bringing laughter to the audience. Modern xiangsheng is made up of four artistic skills - speaking, imitating, teasing and singing.

在發展的過程中,相聲吸收了模擬口技、說書等不同藝術形式的精華。寓莊於諧,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為觀眾帶來歡樂。現代相聲的主要藝術形式為說、學、逗、唱。

Traditional xiangsheng plays either satirize vile practices of old China or reflect various social phenomena through humorous storytelling. There are a total of over 200 such plays, such as Lord Guan Fighting with Qin Qiong, Operas and Dialects, False Expert and Stripping off the Mandarin Jacket. Currently, xiangsheng covers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Apart from works in traditional satirizing style, there are creations in praise of new heroes and events, mirroring real life. These works include A Nighttime Tour, Buying Monkeys, Yesterday, and the Cap Factory etc.

傳統相聲通過幽默說書的方式諷刺了封建社會的骯髒卑劣或反映了不同的社會現象。目前有超過200多部相聲。比如《關公戰秦瓊》、《戲劇與方言》、《賈行家》、《扒馬褂》等。相聲主題廣泛,除了傳統的諷刺形式以外,也讚頌了新的英雄與事件,映射了現實生活。作品包括《夜行記》、《買猴》、《昨天》、《帽子工廠》等。

那位英文說的比中國人還好的大山,說麼過艾博特和考斯坦羅的美國相聲節目「誰在一壘?」(Who's on First?)與中國相聲最類似。最常見的是兩人在臺上以直接、風趣的對話開展節目。

The classic 「Who’s on First」 skit by Abbott and Costello is often used as an English language equivalent of xiangsheng. Many performances involve a two-man dialogue in the traditional straight-man / funny-man format, with the 「funny man」 running linguistic circles around his somewhat befuddled partner. Solo and multiple-person sketches also exist but are not as common.


美國相聲「誰在一壘?」(Who's on First?),各位可以感受一下。

早在2011年,郭德綱榮登紐約時報,文章指出,相聲的復興歸功於「郭先生在舞臺上精彩詼諧的表演」,並稱「中國媒體將郭德綱譽為『中國相聲界的救世主』」:「由於他極具平民主義的幽默感,時常對官僚、名流大加譏諷,被廣大中國老百姓奉為人民的英雄。」

作者還神預測地提到相聲「表面風光背後隱藏的不少問題」。

如今郭德綱與徒弟鬧得顏面掃地,被徒弟拉下神壇,但是我們相信最為植根人心中的相聲藝術依然會繼續大放異彩。

Crosstalk is generally thought to have taken 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rule of the Xianfeng Emperor and the Tongzhi Emperor in the mid-1800s, although its roots may extend as far back as the Ming Dynasty. It began as a form of street performance incorporating joke-telling, comedic banter, imitations, or borrowing from other forms of performance art such as Peking Opera, all with the express purpose of making audiences laugh. By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rosstalk had evolved to the format as it is known today, being performed in teahouses and theatres as well as, eventually, on radio and television.

相聲起源於華北地區的民間說唱曲藝,在明朝即已盛行。經清朝時期的發展直至民國初年,相聲逐漸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發展成為單口笑話,名稱也就隨之轉變為相聲。融合了笑話段子、幽默玩笑,模仿,並借鑑了京劇表演形式,目的就是逗笑觀眾。相聲從最初發展至今,可謂是到了空前的繁榮,其表演廣泛見諸茶館、戲院、廣播電視和網絡。

簡單介紹完相聲的形式、內容、歷史,接下來奉上相聲術語。

 

活——段子 Jokes

包袱——笑料 Punchline

倒口——模仿方言 Imitate dialects

下掛——Reorganize

皮厚——Hard to understand

碼前——More quickly

格念——Stop talking

杵頭——Money

對託——Fit in well

念嘬——Bad

使相——Facial expressions

夯頭——Throat

泥啦——Bad effect

出蠱——Cause a problem

對兒春——Dialogue

單春——Monologue

海——Big Many

蹶——Small few

硬買賣——Earned a fortune

稀溜綱——Something funny

咧瓢——Laughed

瘟——Dull

盤兒尖——Beautiful face

撇蘇兒——Crying

瓤——Hungry

葷口——Cliché

給主創發個紅包


 

關註譯匠,回復關鍵詞:

航空資料 | 法律資料 | 航空翻譯 | 法律翻譯 | 航空筆記  |  L10N  | MTI   | 梅花劍法  | abbyy |  FQ  | Lingoes | Trados |  memoQ  | 法律翻譯筆記連載 | 經濟學人 | 譯匠 | 牆測試 | B20

置頂譯匠,每天漲本事:

學習、翻譯、觀世界

一群翻譯工匠在玩

相關焦點

  • 看了這檔相聲綜藝,對郭德綱《相聲有新人》更期待了
    節目時長70分鐘,一共三組選手說了三段相聲。第一期的相聲主題是「家風」,也算是命題作文了。配合著這個主題,節目組邀請來了重量級嘉賓常貴田老先生以及他的愛人。用主持人的話說,節目「以常式相聲的家風,給我們每一個相聲人,都上了生動的一課。」大致談一下對節目的感受吧!70分鐘的節目,三段相聲與相聲有關的內容大致各佔了一半。
  • 楊志剛舉報郭德綱挪用公款,遭郭德綱揭底:十幾年誰也不理誰何來
    俗話說得好,「人紅了是非就多」,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可能很難見到紅人,但是在娛樂圈中,這樣的紅人可不在少數,近些年隨著德雲社大火,郭德綱也被推向了娛樂圈的風口浪尖,每次都是沒隔多久網上就出來一些郭德綱和徒弟們鬧得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並不是郭德綱和徒弟的事,而是郭德綱在火了之後,竟然站出來一個前輩,直言稱「郭德綱的本事都是我教的」,這位就是楊志剛。
  • 被「圍攻」的相聲博士:我要是成名了,絕不像郭德綱那樣
    在我們之前,所有的節目只要不是符合他(郭德綱)說的那種傳統模式的相聲,不管多好笑都是一概被淘汰。整個節目都是這樣的。只要符合他標準的相聲,有師承關係、會唱太平歌詞,觀眾一次都不笑,照樣可以通過。」在其他組合表演傳統相聲時,他就不時議論,「這包袱有點老」「要唱就鞠個躬直接唱,講那麼多廢話幹什麼」……李宏燁覺得這不是自己心中的相聲。他向記者坦言,因為在相聲的標準上不認同郭德綱的想法,在上臺前「就覺得肯定會被淘汰」。
  • 郭德綱師兄評價姜昆惹爭議:相聲造詣無人可及,一代宗師級人物
    如果來看相聲從八十年代,發展到今天的歷史,客觀的講,姜昆和郭德綱都在特定的時間段裡,對相聲的振興做出過貢獻。
  • 交大博士痛罵郭德綱?曝其被曹金痛恨原因,網友:不想過年了?
    當年這位交大博士用「公式相聲」妄圖在相聲界闖下名堂,可最終倒在郭德綱的腳下。用郭德綱的話說:你說的這個實在不是個玩意兒。從那之後這位博士徹底地與郭德綱結下了梁子,甚至主動與主流相聲演員交好。或許是自認為如今自己已經有了地位,他不止一次地在公眾平臺「攻擊」郭德綱。
  • 德雲社春晚以後,再笑話主流電視相聲不好笑,那就太好笑了
    嗯,太搞笑了,相聲段子裡的硬廣告都是包袱,給觀眾們笑的呀,前仰後合的。想當初,春晚相聲、電視相聲被肆意抨擊嘲諷,眼前猶記郭德綱、于謙第一次上央視春晚的場景,當時的期待,遠遠高於內容,那種革命成功的愉悅感,超過了相聲本身的逗樂。實際上,如果單就那段作品來說,沒留下任何印象。今年的德雲社相聲春晚,是第二年,去年的節目印象也不深,今年印象最深的是廣告。
  • 被淘汰後懟郭德綱「走著瞧」 交大博士夫妻觸眾怒
    近日,一對上海交大博士夫妻在參加相聲節目時,自稱創造「公式相聲」,對傳統相聲冷嘲熱諷,在被淘汰後對郭德綱放話「走著瞧」,可謂是觸犯了眾怒
  • 晴天霹靂:一代巨星竟跟著郭德綱師爺現身!看清這巨星,網友不淡定:淪落了
    相聲巨匠楊少華是咱們異常恭敬的一名相聲長輩,他也是今朝相聲界年齡最大的一位大師,他曾經在主流相聲界沒有一個為郭德綱說話的情況下,跑出來為郭德綱說好話。
  • 這對交大博士夫婦被淘汰後,懟郭德綱:「走著瞧!」
    最近《相聲有新人》節目片段引發熱議一對上海交大的博士夫妻鄭鈺和李宏燁自稱創造「公式相聲」在之後的點評環節不太如意李博士情緒激動,快和評委郭德綱吵起來他們對傳統相聲冷嘲熱諷在被淘汰後還對郭德綱放話「走著瞧」先看視頻感受下
  • 樹大好乘涼: 可怕的第四權,相聲天王郭德綱敵不過一個主持人
    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今天就說說郭德綱和媒體的故事,以及一位大媒體主持人的故事。好奇主持人是誰的,請直接到本文底部查看。郭德綱與媒體的故事安徽衛視的櫥窗事件2003年,徳雲社的規模越來越大。但一分錢難倒男子漢。為了養活徳雲社和徒弟們,他到安徽衛視做挑戰嘉賓。
  • 當年那對嗆聲郭德綱,又被央視邀約的「交大博士夫妻」,現狀如何
    今天的主人公就是這樣,當年在《相聲有新人》的舞臺上公然嗆聲郭德綱,後來又被央視邀約的「交大博士夫妻「,如今曾經有熱度的他們現在相聲說得怎麼樣了呢?近幾年,在大眾面前出現最多的就是德雲社的相聲,毫無疑問的德雲社的相聲在業界或是觀眾面前都是有口皆碑的,尤其是這些年德雲社將傳統相聲和現代流行元素結合起來,讓更多的年輕人開始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相聲也開始煥發新的活力。為了更好的弘揚相聲這一傳統文化,眾多專業人士希望能看到一些新的相聲演員。2018年在《相聲有新人》的舞臺上,就出現了很多新的面孔。
  • 看完郭德綱書法,再看看姜昆書法,網友:找到互相看不起的原因了
    看完郭德綱書法,再看看姜昆書法,網友:找到互相看不起的原因了相聲江湖風起雲湧。作為草根起家、民間藝人的代表郭德綱,與主流領袖姜昆的恩怨,早已是舊聞。如今,如日中天的郭德綱,經歷過同行的擠兌、徒弟的出走之後,依然穩坐第一把交椅,代表著相聲的最後繁榮與良心。
  • 「半路殺出程咬金」,黑了德雲社紅了自己,郭德綱不是心大得氣死
    「半路殺出程咬金」,黑了德雲社紅了自己,郭德綱不是心大得氣死如今德雲社的走紅,讓不少相聲同行眼紅,可也無可奈何,不少想紅的藝人為了蹭德雲社的熱度
  • 相聲演員楊議女兒大婚,現場表情冷豔淡定,夫妻倆還不如爹媽激動
    12月1日,相聲演員楊議的女兒楊璐陽結婚,當天楊議大擺酒宴送女兒出嫁,場面很是熱鬧,高朋滿座。
  • 現身簡陋小舞臺說相聲,撿回老本行卻被網友罵慘
    2月22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段曹雲金現身舞臺商演的片段,並表示曹雲金的基本功底確實不錯,跟郭德綱學了不少東西,但是也在文中吐槽他的相聲內容並不好笑
  • 著名相聲演員苗阜被打 上了熱搜 血氣方剛的玉浩為何打人 細思極恐
    張玉浩就是跟盧鑫搭檔說相聲的那個玉浩。他倆成名於2016年東方衛視的《笑傲江湖第三季》。兩人一路過關斬將,榮獲總冠軍。那是盧鑫和玉浩演藝生涯的高光時刻。盧鑫和玉浩說相聲都是半路出家。在參加《笑傲江湖》之前,他倆是青曲社的兼職演員。昨天,有網友爆料說,玉浩打苗阜發生在深圳非遺相聲大會的後臺。這一爆料是否屬實,蕭陶不得而知,知道的是玉浩、苗阜在深圳的演出並不在同一天。
  • 郭德綱罕見曬娃!郭麒麟抱著弟弟賣萌,郭汾陽手戴價值5萬手鐲
    說到郭德綱,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作為德雲社的班主,郭德綱將相聲發展到了巔峰。培養出優秀的徒弟,將相聲事業得以傳承,值得尊敬!
  • 他不顧臉面收何偉當乾兒子,曾在郭德綱師父侯耀文追悼會上惹事!
    劉洪沂的師父是王世臣,他本人的輩分比郭德綱還高一頭,是笑星李偉健的師父。何偉當初背叛郭德綱之後,曾經企圖拜劉洪沂為師,這樣就可以和郭德綱成為平輩,平起平坐,把郭德綱氣死。可是你何偉是和郭德綱正式擺知拜師過的啊,整個相聲圈都知道的事,劉洪沂膽子再大也不敢收何偉當師父,這是要被相聲圈千夫所指的,沒人敢壞這個規矩。可是劉洪沂有辦法,同樣能讓何偉和自己拉上關係。
  • 網友跪求郭德綱別生氣
    今天(3月20日),何沄偉發了一個洋洋得意的微博:說好相聲還需努力。配圖是何沄偉和侯耀華的勾肩合照。何沄偉認為說好相聲還需努力,小妹深以為然。從合影來看,兩個人的手互相搭在對方的肩膀上。何沄偉一方面證明自己和師父侯耀華關係非常親密,另一方面證明自己根正苗紅,是真正的相聲藝術家的傳人。何沄偉告訴所有人:任何人包括德雲社的成員都沒有權力否定他的身份。
  • 著名相聲演員苗阜被打 血氣方剛的同行玉浩為何打人 細思極恐
    張玉浩即是跟盧鑫同伴說相聲的阿誰玉浩。他倆成名於2016年東方衛視的《笑傲江湖第三季》。兩人一起過關斬將,榮獲總冠軍。那是盧鑫和玉浩演藝生計的高光時候。盧鑫和玉浩說相聲都是科班出身。在列入《笑傲江湖》以前,他倆是青曲社的工作演員。昨天,有網友爆料說,玉浩打苗阜產生在深圳非遺相聲大會的背景。這一爆料是否屬實,蕭陶不得而知,曉得的是玉浩、苗阜在深圳的演出並不在統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