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春晚
非常認真地看了天津衛視的「德雲相聲春晚」,看了唄兒有高度的開場白,看了燒餅的「二胎相聲」,看了孟鶴堂代言的賣房廣告,看了孟鶴堂的綜藝相聲,突然想起誰說過的一句話:「相聲如果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嗯,太搞笑了,相聲段子裡的硬廣告都是包袱,給觀眾們笑的呀,前仰後合的。
想當初,春晚相聲、電視相聲被肆意抨擊嘲諷,眼前猶記郭德綱、于謙第一次上央視春晚的場景,當時的期待,遠遠高於內容,那種革命成功的愉悅感,超過了相聲本身的逗樂。實際上,如果單就那段作品來說,沒留下任何印象。
今年的德雲社相聲春晚,是第二年,去年的節目印象也不深,今年印象最深的是廣告。當然,電視節目,廣告多也可以理解,畢竟人家甲方爸爸掏錢了,至於整臺節目,那就無語了,除了我是爸爸爺爺你是兒子孫子此類的包袱堅持出現在每段相聲中,其他的部分竟然比主流還要主流了。
魏文亮 于謙
田立禾 高峰
郭德綱 楊少華
不知道選《鷸蚌相爭》這塊活的用意是什麼,但少馬爺和郭老師唱的那句話一直在我耳邊縈繞,「早知道落在漁人手,不如呀你歸大海我回高山」,可真的如此,甲方爸爸的錢就付諸東流了,怪可惜了的。
現如今,德雲社幾乎全體當紅演員,上天津衛視德雲社相聲晚會說相聲,超過馬季的水平了嗎?超過姜昆唐傑忠的水平了嗎?超過侯耀文石富寬的水平了嗎?超過劉偉馮鞏的水平了嗎?超過笑林李國盛的水平了嗎?……沒有,都沒有,而且還差距不小。
德雲社以後再笑話主流相聲演員不好笑,就好笑了。現在大家也明白了,姜昆們當年能把電視相聲說到那個水平,有多不容易。德雲社有一個上電視的段子能跟《宇宙牌香菸》《五官爭功》《虎口遐想》《特大新聞》相提並論嗎?其實甚至來說,包括德雲社在茶館,在萬人體育館演出的相聲,都無法與那些經典作品抗衡。
郭德綱 于謙
嶽雲鵬 孫越
當然總體來說,電視相聲不如茶館相聲可樂,那是另一個話題,另有原因,可能原因之一,是電視上不讓說,但這其實並不絕對。茶館相聲雖然可樂,但經典不多,為什麼呢?歸根結底就是創作力不足。
相聲和喜劇藝術,演員最重要,沒錯,但是,創作也同樣重要,至少也是五五開。縱觀歷史,不難發現,馬三立/何遲,高英培/王鳴祿,姜昆/梁左,趙本山/何慶魁,葛優/王朔,傳統相聲/傳統藝人集體邊演邊改最後定型再加現卦……
可是,郭德綱老師和德雲社,背後的創作高手又在哪呢?德雲社的優點太多了,但是短板也太明顯了。借用郭老師的一句模板,我想說:「我太愛德雲社了,我太希望他好了。」是時候該改變了,是時候該出經典作品了。(文:何玉新)
德雲春晚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