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君沒有,但是他有。14歲開始北漂生涯,在北京石景山區的一個工廠看門;而後做過電焊;在飯店刷過碗,幹了三四年的服務員.直到2003年12月,他遇到了郭德綱;早早輟學的他,沒天賦沒靈氣,卻憑藉「牛」的精神,不計得失地付出與努力,從練習普通話到一個個小角色,只為一個目標「說好相聲,做好演員」一步步向前走,幸運的是現在相聲界混得風生水起。他就是「相聲阿甘」嶽雲鵬!
2014年亮相央視春晚小品《擾民了您》;2015年2月18日與搭檔孫越登上央視春晚表演了本行——相聲《我忍不了》;一周後,這樣的一條微博讓我們看了著實心酸……
上周日,在由東方衛視攜手歡樂傳媒傾力打造的喜劇競賽節目——鏈家網《歡樂喜劇人》第二季首場中,嶽雲鵬以相聲作品的形式講起了這段心路歷程:腮腺混合瘤,雖然良性,但是手術卻有面癱的危險,按危險係數最小的方式進行手術的弊端就在於,臉上會留下一條疤,可能伴隨他一生;他卻淡定地說「大夫,我是個演員,雖然我已經長成這樣了,但我還想靠臉吃飯!」他微笑著講述,可是不知為什麼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當初的那份恐懼,可能是由於我們也害怕,心境不同卻是一樣的理由——害怕嶽雲鵬離開舞臺!
幸運的是,老天垂憐,或許是同情他小時候的艱辛,也可能是感動於他遇到師父郭德綱後對相聲,對表演所作出的太多太多努力,讓一切順利!
2015年,小嶽嶽因為一首《五環之歌》從裡「紅」到外;電影《煎餅俠》更讓嶽雲鵬「賤」出了半邊天;年末的他更是忙於各大綜藝,尤其在某綜藝節目中,被「罵」了個眼熟——挖煤挖了一天的小嶽嶽被累哭了,遭來一片「罵聲」。但番茄君想說說自己的想法:14歲起獨自北漂,看門、洗碗、服務員,說起來容易的遭遇,而今嬌生慣養的大家幾個人能做到?多年不再吃「那種苦」的他,今天讓他以一種「體驗生活」的心態去挖煤,你覺得容易嗎?退而求其次,他哭了,我們看到了一個最真實的嶽雲鵬,這有什麼不好?
第一期首播,得了亞軍的嶽雲鵬,就已經證明了他是最棒的,因為他勇於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表演相聲,這個相對於其它形式並不佔優勢的藝術!喜歡這個標籤「相聲阿甘」,你的勇敢、你的努力、你的隱忍,喜歡你的觀眾都會看得到!
之前一直以為只是因為嶽雲鵬的相聲好笑而喜歡他,但是到了今天才明白,喜歡他沒有好的天資卻可以在相聲界闖出一片天地的執著;喜歡他一無所有卻可以愣頭愣腦往前走的傻勁;喜歡他沒有高顏值卻仍舊要靠臉吃飯的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