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英文,我比著手機翻譯寫的字條
12年前(2007年4月)我第一次騎行上路,就喜歡收集沿途各地的印戳。
一開始在國內按的都是郵政印戳,郵政所的工作人員都很熱情,這樣我收集了全中國33個省的各大城市及港澳的郵戳。
厚厚幾本了
2011年9月至今,我打著「保護環境,低碳生活」的旗幟先後6次走出國門,也堅持繼續收集沿途世界各地的郵戳。
但是國外有些郵政所很不好找,於是我就按了一些公司印章、超市印章、加油站印章等。
在歐洲的紀念
截至目前,我已經收集了國內外(亞洲、歐洲、澳洲、北美洲四大洲24個國家)各大城市的一千多枚郵戳和印章,裝訂成了厚厚的五六本。
按時間順序,第一站是洛杉磯
這次在美國,剛開始按了一些郵政印戳,但由於這裡的一個城市相當於中國的一個鎮,整個鎮上就只有一個郵政所,需要找很長時間,有時還找不到,因此我只好按了一些超市印章和加油站印章。
經過大峽谷
遇到的有些人很熱情地蓋了章,有的卻很猶豫。
這兩天我發現,超市和加油站的印章也很勉強了!
這個超市收銀員很熱情
一枚印章,一個腳印
怎麼辦呢?
我想到最後一個方法,就是把買東西的小票或收據留下,上面時間、地址、金額什麼都印得清清楚楚,這樣也完全可以作為紀念保存。
各種形式都有
總結一下收集郵戳和印章可以分為幾類:
1、行政機構類:郵局、政府機關;
2、景點接待類:各種旅遊景點;
3、交通運輸類:火車站、地鐵站、機場;
4、文化場所類:圖書館、文化中心、博物館、展覽館等;
5、其他,如公司單位、旅店、紀念品商店、書店、警察局、便利店....
雖然看不懂上面的英文是什麼
但滿滿的都是回憶
印記
我並不認識外文,但每次翻開厚厚的印章本,12年來騎行過的每個地方、遇到的每個人、發生的小事,都會浮現心頭,歷歷在目。
這些郵戳印章,比照片的意義更豐富。冥冥之中,我也像唐僧取經一樣,在追尋自己的使命和信仰。
收集到5月27日了
希望有一天,這些郵戳印章能和我的遊記、影集一樣出版,讓更多人欣賞到。
用車輪丈量地球,用郵戳印章紀念旅程,對我來說,有滿滿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遇到的人
(資料提供:徐玉坤 圖文編輯:徐秋菊)
徐玉坤簡介:
徐玉坤,現年72歲,是河南省南陽市的普通農民。在60歲以後開始騎行世界的夢想,至今12年騎行世界四大洲24個國家,總行程將近11萬公裡,獲阿聯王子頒發「最佳環球旅行成就獎」。
目前於4月1日——8月1日騎行美國、加拿大,每日發布「徐玉坤北美騎行日記」系列,倡導「保護環境,低碳生活」理念,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播社會正能量。想了解徐玉坤騎行信息、沿途見聞的朋友,可關注本公眾號或添加微信8618203882313。
轉發就是支持
傳遞正能量,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