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對5000名成年人進行的一項研究,研究發現:握力大的人的心臟,是最健康的。研究者提示:握力可能成為鑑別心臟病高危人群的重要方法。
今年4月,一項對近50萬英國人的研究表明,擁有一個堅強的握力與晚年擁有更有彈性的大腦有關。這項發表在《精神分裂症》雜誌上的研究發現,有握力健康的中年人,在記憶力測試、推理能力和快速思考能力方面,表現得更好。
倫敦大學學院對近7000人進行的一項長達17年的研究,最近發布了結果:握力弱,會增加死亡的風險,尤其是死於心血管疾病、肺病和癌症的機率會增加。其實,早在2015年,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上,已經有了一項分析:弱握力比高血壓,更能準確地預測早期死亡。
握力最能體現的是上肢的肌力,這也是全身整體肌肉狀態的可靠指標。一般來說,握力在30歲時達到頂峰,然後會隨增齡下降,大約四分之一的80歲老人,已經握力嚴重衰弱。
握力大的人意味著肌肉體量和力量都足夠大,這是健康的標誌,從中醫角度講,「脾主肌肉」,脾氣不虛的人,肌肉都是有力的;反過來,肌肉無力的,大多是脾氣虛的體質,舊時的秀才多是瘦削,「手無縛雞之力」的,之所以如此,和秀才的用腦過度有關係。
成年人的大腦,需要消耗全身20 %的能量,用腦越多,能耗越大。全身的能量供應是個恆定的數值,分流給大腦的多了,身體的能量就會不足,這也是人類肌肉遠沒有動物發達的原因,是人類為智慧付出的進化代價。雖然「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不絕對正確,但頭腦的過度使用,的確會影響肌力,只不過這個使用很多時候不是正確的用腦,而是被雜念、奢望、心事所擾。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發表了一項對大約5000人的研究,他們發現:握力弱的男性往往過的是孤獨、不健康的生活,可以推測,這些握力弱的人,很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而心理的糾結是一種最無價值的大腦能量消耗,在這種無價值的消耗之中,減少的不只是握力,還有全身的肌力,這類人如果看中醫,一定會被告知是「思勞傷脾」,他們的狀態改變以及死亡風險的規避,除了增加運動,還可以通過中醫的健脾來實現。
中藥入脾經的,比如黃芪,黨參,白朮以及中成藥「補中益氣丸」,「人參歸脾丸」,最簡單的還有佟道的「芸歸健理茶」,都可以在增加肌肉體量的同時,提高免疫力;肌肉體量增加之後,可以分流血中的血糖,減少因為血糖高引起的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的「等危症」——冠心病;免疫力提高之後,能及早發現癌細胞的「免疫監視」也會變得敏感,這些都屬於中醫脾的功能。
中醫的脾除了「主肌肉」,還有一個職稱:「諫議之官」,是專門發現問題的,類似「審計署」「紀檢委」,如果肌肉豐健,脾氣不虛,癌細胞以及入侵身體的病毒細菌,就可以被及時發現和清除。
*本平臺所使用的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想遠離「黃臉婆」,你要先健脾。
【佟道·芸歸健理茶】甄選炒麥芽、炒稻芽、炒谷芽和優質陳皮,遵從中醫健脾之意,更沒有西藥「胃動力藥」的副作用。讓慵懶的腸道運動起來,只需要這一杯名副其實的「胃動力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