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RO 37:手握力強度是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預測指標

2021-02-22 同濟放療

據剛剛結束的第37屆歐洲放療年會(ESTRO37)報導,一個簡單的手握力強度測試是I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和遠期生存的良好預測指標。

 

荷蘭馬斯垂克MAASTRO診所的研究人員在對226名即將接受立體定向放療(SBRT)的患者進行分析後發現,握力弱是肺癌患者預期生存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這個發現為目前廣泛使用的腫瘤患者一般狀況 (performance status,PS)評分提供了額外的參考信息,幫助衡量腫瘤患者的總體身體狀況。

握力弱的患者在五年內死亡風險是握力強者的1.5倍。握力強度甚至可以預測測試一年內的預期生存情況。

MAASTRO診所的Stephanie Peeters博士說:「我們發現,握力是一種客觀、廉價且簡單的方法。可用於測量SBRT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近期及遠期生存情況。世衛組織推薦的PS評估是由醫生評分,容易受主觀影響。而握力測試是一種更客觀的測量方法,可以提供患者身體狀況的更多信息。數據表明,握力強度測試對預測總體生存有價值。「

該研究從2006至2012年期間對接受SBRT治療的NSCLC患者進行握力測試,具體方法為盡力握住測試手柄3秒,每隻手測量3次。其中男性患者59% 、女性41%,平均年齡72歲。根據性別、年齡和身高對測試結果進行了加權,31%的患者顯示握力弱,69%正常。握力強度在17kg和39kg之間(平均28kg),研究根據普通人群的正常握力情況確定閾值。

數據表明,握力較弱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12%,正常握力患者為40%。

其他影響5年生存率的風險因素為男性、高齡、低體重指數(BMI)。

 Peeters博士指出:「臨床上,主管醫生根據病史詢問及體格檢查來準確了解患者的一般狀況並不容易。這項研究表明,握力強度提供了額外的信息來幫助評估,這可以指導醫生安排肺癌患者治療方案。對於預後不良的患者,可能傾向會不給予積極治療。採取諸如握力測試結果等客觀依據可能會幫助作出上述決策。」

 目前尚需更多樣本量來驗證該項測試是否具備廣泛開展的合理性。此外,研究人員也不知道提高患者的總體健康狀況是否有助於提高他們的預期壽命。她說:「未來的研究可以探索,在開始治療之前提高握力較弱患者的握力強度是否影響生存。」

ESTRO主席,比利時根特大學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Yolande Lievens教授說:「早期不能手術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立體定向放療,往往死於其他疾病,而不是腫瘤。為了給患者提供最好的生活質量,同時儘可能有效地治療腫瘤,醫生必須權衡治療方式的利弊。換句話說,權衡潛在的生存獲益及潛在的副反應。這項研究表明,簡單的握力測試為醫生評估患者整體健康狀況提供了客觀、便宜和簡便的方法,這將有助於幫助他們確定最佳治療方案。該測試已經為早期肺癌患者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對中晚期腫瘤患者可能也將會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聯合放化療的毒性風險比SBRT更嚴重,更需要類似的預測因素幫助臨床決策。」

原始來源:

https://www.eurekalert.org



敬請關注同濟放療

相關焦點

  • 患者招募之三:新藥FHND9041膠囊招募EGFR-TKI突變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江陰市人民醫院腫瘤1科15病區現正在開展 「評價FHND9041膠囊在既往EGFR-TKI治療後進展的T790M+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安全性
  • 肺癌 10 大早期症狀:早發現,九成可治好!
    正常情況下,這種氣體交換會由成千上萬的「肺泡細胞」完成。可好好地,肺怎麼就得癌了呢?支氣管黏膜上皮及肺泡中,有時會出現一些異常細胞。大多數情況下,身體的免疫細胞都會主動清除門戶。可一旦這些異常的「癌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就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 肺癌患者的救命藥:第三代標靶新藥AZD9291正式上市!
    Tagrisso (藥品名稱:Osimertinib, AZD9291),都不斷為肺癌病人帶來新希望。AZD9291,是針對T790M基因突變的第三代TKI類靶向藥物,主要用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T790M基因突變最常見於正在服用易瑞沙或特羅凱的病人,病人如果在服用易瑞沙或特羅凱其間發現T790M基因突變,原來的標靶藥便會無效,腫瘤便會不受控制,AZD9291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為病人提供新的治療方案。
  • 背痛是肺癌的早期症狀?提醒:這4個表現是肺癌的早期症狀
    臨床認為,背痛的確可能是肺癌的表現之一,通常情況下,在肺癌侵犯了胸壁、縱膈或神經系統後,才會造成背部放射性疼痛出現。另外,受肺癌的影響,晚期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積液,所以也會造成胸背部脹痛出現。所以說,肺癌的早期表現並不是背痛,若是由肺癌引發了背痛,這往往也標誌著病情走到了中晚期階段!
  • 告誡大家:別再迷信肺癌早期症狀,發現早期肺癌這項檢查最靠譜!
    為什麼肺癌一進展就被發現了?在中國,超過70%的肺癌患者已經進入中晚期。晚期肺癌的療效明顯低於早期肺癌,尤其是晚期肺癌。早期肺癌,通過手術治療,患者有可能康復,5年生存率可達70%≤80%。另一方面,晚期肺癌失去了外科治療的機會,5年生存率不到20%。晚期肺癌患者多於2年內死亡。為什麼許多肺癌患者一發現就已經進展,為什麼不能在早期發現肺癌?
  • Mayo醫學中心:IA期肺癌行肺段切除須慎重
    一方面,有研究顯示肺葉切除可以減少腫瘤復發,提高患者生存率,如1994年肺癌研究組(LCSG)的RCT研究證實肺葉切除較亞肺葉切除的腫瘤復發率明顯下降(6.4% vs. 17.2%);另一方面,多項回顧性研究顯示兩者治療效果相當,肺段切除可以更好的保留患者術後肺功能。
  • Mayo 醫學中心:IA 期肺癌行肺段切除須慎重
    一方面,有研究顯示肺葉切除可以減少腫瘤復發,提高患者生存率,如 1994 年肺癌研究組(LCSG)的 RCT 研究證實肺葉切除較亞肺葉切除的腫瘤復發率明顯下降(6.4% vs. 17.2%);另一方面,多項回顧性研究顯示兩者治療效果相當,肺段切除可以更好的保留患者術後肺功能。
  • 薈萃分析:臨床早期NSCLC不建議行淋巴結採樣
    隨著影像學和診斷技術的發展,臨床早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檢出數與日俱增。
  • 醫生告訴你,5種癌症可以通過抽血早期發現
    所謂腫瘤標誌物,是指腫瘤細胞在代謝過程中產生和釋放的生物活性物質,或存在於腫瘤細胞上的某些物質。我們常規檢查的腫瘤標誌物主要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125和CA19-9、CA15-3等。腫瘤標誌物是否高,易患腫瘤?很多人都很擔心體檢中發現的高腫瘤標誌物。高腫瘤標記物是病人的腫瘤嗎?
  • 女人擇偶有了新標準:握力大的男人適合託付終身,這是真的!
    研究者提示:握力可能成為鑑別心臟病高危人群的重要方法。今年4月,一項對近50萬英國人的研究表明,擁有一個堅強的握力與晚年擁有更有彈性的大腦有關。這項發表在《精神分裂症》雜誌上的研究發現,有握力健康的中年人,在記憶力測試、推理能力和快速思考能力方面,表現得更好。
  • 【特色門診】嘉中心開設肺小結節聯合門診 微創手術根治早期肺癌
    47歲的黃女士是幸運的,她的肺部小結節被嘉定區中心醫院胸外科及時識別診斷為早期肺癌,並通過微創手術切除,無需接受化療等後續治療,生活一切如舊。
  • 提醒:一種咳嗽是肺癌前兆!多少人是錯過了它
    下面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肺癌的早期症狀。肺癌3個早期症狀別放過1、咳嗽再說得具體一些,如果是患了肺癌,在初期很多人都會出現毫無徵兆的長時間咳嗽,一般來說,咳嗽以即無痰、乾咳為主。3、胸痛胸痛,相對於前兩者的症狀表現而言,肺癌患者在早期出現胸痛的佔比是比較少的,因為少見所以非常容易被忽視。
  • 【新型肺炎】大阪大學發現:新冠早期服用託珠單抗可避免細胞因子風暴
    研究成果的要點在新冠病毒感染症的早期,血液中的細胞因子【*1】 IL-6【*2】會增加,這種IL-6會使血管釋放出促進血液凝固的分子
  • 精準預測免疫治療效果:TMB徹底火了!
    對於難治的小細胞肺癌,腫瘤突變負荷(TMB)可以精準預測免疫治療的效果,TMB高的患者生存期22個月,而TMB低的患者只有3.4個月。
  • 小硒說硒:癌症真的能治癒嗎?
    一.絕大部分早期癌症可以治癒癌症之所以會致命,主要是因為癌細胞並不會跟正常細胞一樣,衰老死亡;而是會不斷增殖,然後轉移到其他器官,最後導致器官無法正常運轉,功能衰竭。因此,癌症要想徹底治癒,那就儘可能發現體內的癌細胞。早期癌症由於無法檢測出轉移癌症,但可以通過手術切除原發灶,再配合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以及靶向治療等,進一步消滅癌細胞。
  • 免疫治療:晚期肺癌腫瘤明顯縮小
    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前沿醫訊 除了傳統的手術、放化療,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擊敗」腫瘤君?通過藥物「喚醒」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 腫瘤生長的基礎 就是免疫功能存在缺陷 「其實,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癌細胞存在,只不過由於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抑制了這些癌細胞的發展。但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的免疫細胞能力逐漸下降,癌細胞越來越活躍。」
  • 互相轉告:「肺癌」早期,可能有3處變腫、4處疼痛,若你沒有
    肺癌早期的信號很容易與身體其他疾病混淆,所以容易被忽視。因此如果肺癌在初期時沒有及時發現一些身體症狀,到晚期肺癌治療更加有難度,而且還會增加患者的病情帶來的痛苦。在大多數情況下,癌症晚期基本就意味著腫瘤已經出現轉移,所以說肺癌越早發現越好。
  • 咳嗽半年沒在意,被確診肺癌!老先生親述艱難曲折的赴美抗癌路
    10月19日飛往美國治療 確診非小細胞腺癌第二次CT和腫瘤指標出來後,當即告知兒子自己的情況。他泣不成聲,批評我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要我立即去美國診治。10月19日深夜,我從浦東登機飛舊金山轉梅德福,當天就住進我兒子工作的Asante醫院。他是那裡的心臟專科醫生。
  • 鍾老呼籲:注意,身體出現「1粗、2痛、3多」,要趕快到醫院做肺癌篩查!
    肺癌早期多無症狀,大部分肺癌患者就診時已經達到晚期。對於有肺癌家族遺傳史以及長時間呆在高汙染環境的人群來說,需留意身體上的小異常.其實只要觀察身體,就能發現肺癌的蛛絲馬跡。身體有「1粗、2痛、3多」症狀,或是肺癌?1.聲音變粗肺臟是呼吸系統的一個器官,癌細胞具有很強的擴散性,當患有肺癌時可壓迫喉嚨部位發聲神經,從而改變自然聲音,也就是說聲音變得越來越粗。
  • 上海市胸科醫院「一針」射頻消融,為患者解疑難
    圖說:上海市胸科醫院「一針」射頻消融,為多原發性肺癌患者解疑難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新民晚報消息 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早期肺癌的發現率不斷上升,外科手術是首選治療方案。但是那些肺上同時長出多個結節,或高齡、或心肺功能差,無法進行手術的患者,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