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是一對位於心臟兩側的重要器官。
肺的結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眾所周知,肺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正常情況下,這種氣體交換會由成千上萬的「肺泡細胞」完成。
可好好地,肺怎麼就得癌了呢?
支氣管黏膜上皮及肺泡中,有時會出現一些異常細胞。
大多數情況下,身體的免疫細胞都會主動清除門戶。
可一旦這些異常的「癌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就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肺癌的形成(截圖來源:nucleus)
肺癌的許多症狀都不具特異性,因此許多患者在出現症狀後就醫時,癌組織早已轉移,治療難度也很大。
那麼,出現哪些症狀,我們需要警惕肺癌呢?
有研究顯示,Ⅰ期肺癌患者(早期肺癌)術後10年生存率可達到 92%。
那如何早期發現肺癌的「蛛絲馬跡」呢?一定要注意 3 點。
1. 確認家族史及吸菸史
首先要強調的是,肺癌的主要成因是:
吸菸或長期吸入他人的二手菸
有害化學品或建築物料的長期暴露
但你知道嗎?十個得肺癌的人裡,有 9 個都是吸菸者。
而且對吸菸者的家人來說,經常吸二手菸也會提高肺癌患病風險。
2. 定期查個肺部CT
儘管體檢查出的肺結節大多為炎症等良性病變,但仍有近 5% 的肺結節有可能發展為肺癌。
順便提醒大家:不推薦 X 線胸片用於肺結節的常規評估。
雖然 X 線能夠提高肺癌的檢出率,但大多數 <1 cm 的結節在 X 線胸片上不顯示。
因此,對於年齡≥40歲,有吸菸史、家族史、肺部基礎疾病或高危職業暴露史的人來說,我們建議每年體檢檢查一次「胸部CT」。
3. 極易忽視的 10 個早期症狀
肺癌的許多早期症狀都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如:
呼吸道症狀:咳嗽、咳血、喘鳴、氣短、呼吸困難
全身性症狀:體重減輕、虛弱、發熱、杵狀指
CT影像:肺結節
另外,提示出現癌轉移的症狀,大家更需警惕:不明原因的消瘦、骨痛、神經系統症狀(頭痛、昏厥、驚厥或四肢無力)。
1. 戒菸要趁早
最佳的預防肺癌方法,是「避免吸菸和吸入他人的二手菸」。
研究數據表明:
- 30歲以前戒菸,能將患肺癌的風險降低 90%。
- 戒菸5年之內的人,死於肺癌的概率會降低50%。
- 戒菸超過10年後,死於肺癌的概率繼續下降,以致和沒有吸菸者差不多。
2. 發現症狀及早就醫
如果你發現自己持續出現了上述任何症狀,建議立即就醫。
醫生可能會為你安排CT、癌症指標檢測等化驗,輔助診斷你是否患上肺癌。
好文推薦:
參考資料:
1.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
2.Alberg AJ, Samet JM. Epidemiology of lung cancer. Chest 2003; 123:21S.
3.Zhongguo Fei Ai Za Zhi. 2011 May 20; 14(5): 429–434.
投稿及合作:gansl@helian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