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已成為我國第一大癌,同時也是世界第一大癌。據《2015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為65萬。肺癌發現時是中期的,五年生存率是50%,三期肺癌五年生存率約30%。四期的患者平均壽命一般不會超過一年。
那麼我們有什麼新的辦法治療肺癌?我們能不能有效預防肺癌呢?
支氣管被癌阻塞,原來正常的肺泡囊腔不再存在,影響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病人因此感到胸悶、氣短。
肺癌佔據肺的大部分時,將嚴重影響肺的呼吸功能。
支氣管內豐富的神經非常敏銳,長出的病塊刺激支氣管內神經,就可引起咳嗽。
由於支氣管被癌腫阻塞或半阻塞,支氣管內分泌物即痰液不易排出,可助長細菌繁殖而發生肺炎,出現發熱,這種肺炎稱阻塞性肺炎,比一般肺炎難治。
如果肺癌擴展到胸膜可引起胸痛,也可出現胸水。胸水多了壓迫肺臟,可加重呼吸困難。
如果肺癌向全身擴散,播散到腦或肝臟等人體重要臟器,可引起腦或肝臟的功能紊亂。人體重要臟器受損害過大,就難於維持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日常的體檢不能發現早期肺癌,一定要定期做低劑量螺旋CT篩查,這對肺癌的早期發現很重要。
要研究肺癌發病機制,進而在沒有發生肺癌的時候,進行基因篩選,人為進行基因的幹預,去除自身的致癌因素。
要保護環境,目前環境大幅度改善,對於肺癌的預防非常重要。
那麼如今有什麼新的辦法治療肺癌?
為什麼很多沒有抽菸習慣的女性也患上了肺癌?
肺部有結節是高危信號嗎?
敬請收看8月12日(本周日)早八點北京衛視的《我要當醫生》,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三位醫生將帶大家一起阻擊肺癌。
▽本期節目嘉賓: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胸外科主任
高樹庚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放療科副主任
畢楠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內科副主任醫生
王志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