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及時了解新冠疫情的發展變化,CBC特結合其他國家的疫情數據,與加拿大的疫情數據進行了對比,製成了疫情曲線分析圖。北北現將原新聞報導編譯如下,希望能給諸位華人朋友帶來些許參考。
CBC選擇了包括加拿大在內的10個國家,調查了各國新冠病情隨著時間增長的數據情況,以解釋加拿大當前的抗疫措施是否有效。下列表格分析將於每日更新。
圖源:cbc
當然,由於人口、政治、地理等不同國情的複雜性存在,導致各國對待新冠疫情的反應也不大不相同。
例如韓國,新冠疫情初期就採取行動,隔離新冠肺炎患者,並發布限制旅行等措施,得以最大程度地減緩了新冠病毒的傳播。
然而,義大利及伊朗等國家的醫療系統卻很快就不堪重負,在足以採取有效的措施前,當地確診病例及死亡人數已急速飆升。
根據CBC製作的對比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各國的疫情曲線在後期形成了不同的發展趨勢。其中,美國、加拿大目前仍呈現走高的勢頭,而韓國和新加坡未來數據則趨於平緩,基本將疫情確診數字控制在了低位。
圖源:cbc
但須注意的是,上述表格中的數據為2周前的感染病例情況,後續所採取的抗疫效果,並不能立即呈現在圖表內。
至於「撫平疫情曲線(flattening the curve)」這句話,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著名啪啪啪平臺pornhub更是為此傾注了不少「心血」(詳見北北上周報導:Pornhub改名Stayhome hub, 贈成人會員)。基本上來說,「撫平疫情曲線」是檢測一個國家是否能有效控制新冠疫情的關鍵。
新冠疫情曲線,顯示了每天新感染的確診病例隨著時間變化的頻率。而依照以往傳染病爆發的規律來說,疫情曲線大多會遵循「鐘形曲線」的規律發展,即穩步攀升至一個峰值後緩慢下降。最終,當病毒傳染了足夠多的人群時,疫情就會自然消失。
因此,當大規模檢測、隔離感染患者以及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基本落實時,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就能大幅度減緩,疫情曲線也就會隨之被慢慢撫平。「撫平疫情曲線」的最終目標就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率,並將確診患者人數控制在醫療系統的可承受範圍之內。
圖源:cbc
根據上述圖表你會發現,當有效的抗疫措施被政府及時採取後,每日的疫情增長就能得到有效遏制。
而觀察每日的新增確診病例,則可了解各國所採取的抗疫舉措是否正產生著正面效果,同時也是醫療系統的極佳衡量指標。
最新的世衛組織數據顯示,15%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為重症患者,他們必須吸氧維持生命;另有5%是危重病人,他們需要依靠呼吸機維生。因此,足夠的醫療設備及醫護人員能確保該體系不會負重過多,而這一點也正是加拿大控制疫情爆發的關鍵所在。
上述圖表顯示加拿大每日不斷攀升的新增確診病例。從確診了100個病例的那天算起,加拿大第16日的單日新增病例已增至1,119例。圖源:cbc
當然了,每日新增確診病例的統計數據並不一定精確。因為,並非所有國家都能真實、主動地核實數據,或是去有效追蹤每一位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以及社區活動範圍。
但我們依舊可以依照新增數據得知,當某一地區確診病例激增時,可能是該地區短期內進行了足夠多的檢測;同時可以評估該地區是否爆發了新冠疫情;又或是了解該地區在實施各項抗疫舉措後,新增確診病例的數據反饋是否存在延遲……這些因素都是「撫平疫情曲線」的關鍵。
最後,可以確定的是,對大量人群進行新冠檢測的國家,往往將呈現更為顯著的疫情增長曲線。
目前來看,加拿大疫情正處於爆發階段,未來是否可控還有待觀察。但今天的數據分析能從側面體現加拿大現階段的疫情增長趨勢,也反映了全球各國的疫情變化。
今後北北將為大家更新實時的數據分析,以為廣大華人朋友們增加一些理性認知,就讓我們一起攜手戰勝這次疫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