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警方最近偵破了一起「手機自傳播」木馬病毒案。警方提醒,看到有朋友署名的簡訊,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尤其是這些簡訊中有連結的,一定不要打開。
△央視新聞視頻:《新聞直播間》
點開「電子請柬」手機自動群發簡訊 5萬多市民中招
2015年12月,不少常州市民都收到一條好友簡訊,內容是「我給你發了一份請帖,時間地方都在裡面,在此恭候光臨」,簡訊中有個連結,最後還有發信息好友本人的署名。受害人一看署名是朋友的名字,便會放鬆警惕,可一但點開連結,手機立即「中招」!
「我沒有任何懷疑,就點開來,然後按照它的操作程序進行下載。」受害人周女士說:「突然間手機就像被人遙控了一樣,把這個信息向我的通訊錄好友四處傳播,我自己都沒法控制住。」
短短幾天,5萬多常州市民因點擊了這個簡訊上當受騙。
誘騙安裝木馬病毒竊取支付驗證碼偷錢
常州警方接到群眾報案後迅速展開行動。民警發現,犯罪分子在群發簡訊後,利用簡訊中的惡意網址誘騙受害人安裝手機木馬病毒,竊取手機支付驗證碼,盜取受害人的資金;並在手機系統的後臺偷發詐騙簡訊,如同傳染病一樣呈幾何級迅速而隱蔽地傳播。
經過將近半個月的追蹤,警方先後在廣東,湖南兩地將犯罪嫌疑人王某、謝某抓獲。
安全專家指出,騙子通過發送上千條類似電子相冊、10086積分兌換等病毒簡訊,就可以導致5.5萬人手機中毒,這種傳播非常可怕。他們只要掌握了受害人的隱私信息,如銀行帳號、身份證號、手機號等,就可以完全代替你去轉帳。
免費領流量是陷阱輸入信息後患多
除此之外,從國慶到元旦期間,所謂免費領取4G流量的優惠活動也火爆朋友圈。仔細深究後就會發現其貓膩。首先,微信內容來自多個帳號,認證主體大多是深圳的個體商戶;其次,詐騙帳號從未發布過任何其它消息,在朋友圈裡專門傳播所謂的送流量信息。
警方指出,這些所謂送4G流量的活動專門套取受害人的個人信息,甚至通過電話、簡訊、植入木馬等詐騙手段直接盜取手機用戶的錢財,民眾只要在活動頁面中輸入個人信息就會後患無窮。
切記!避免從不明網站下載來歷不明的軟體
警方提示,生活中要避免從不明網站、論壇,或小的商家處直接下載來歷不明的軟體,特別是開通支付寶、手機銀行的用戶尤其要注意安裝並及時更新殺毒軟體,通過攔截惡意網址保護自己的手機系統。
本期監製/楊繼紅 主編/侯振海
編輯/呂小品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