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98歲老人去世,門口只擺2個花圈!喪禮現場驚現陌生人

2021-03-01 樂清百事通


來源:樂清日報 封面與內容無關

記者 張孟濤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4月17日晚,

樂清市領導率市喪葬禮俗整治辦公室工作人員,

開展喪葬禮俗夜查活動。

19時40分許,夜查組來到北白象鎮前西漳村某喪戶治喪現場。門口僅有兩個花圈,現場人員不多,僅擺了5桌,喪戶的幾名親屬正在弔孝。「老人已經98歲了,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平時也是很節省的人。」喪戶親屬表示,這次借移風易俗的東風,辦喪省下了不少費用。夜查人員還察看了現場桌數與搭棚情況,未發現違規現象。

圖文無關

接著,夜查組一行來到柳市鎮西潭頭村某喪戶家中。治喪現場是自家道坦,現場人員雖多,但無擾民等現象。夜查人員對現場細緻察看,未發現違規情況。

「以前遠遠就可聽見附近誰在辦白喜事,現在是導航到了地方,還要找一番。」20時30分許,夜查組一行來到最後一站——翁垟街道九房後村,四顧一番,治喪現場難尋,有人不禁感慨。

「你們辛苦了啊,這麼晚還來我這裡。喪事簡辦是好事,為我們省下了不少的費用。」翁垟街道九房後村某喪戶介紹了他家的基本情況,表示對喪事簡辦大力支持。

翁垟街道九房後村喪戶家中人員較多,但井然有序,並不喧鬧。夜查人員還走入該喪戶家的後門,發現幾人正在下象棋,無玩麻將或撲克等現象。

推廣合作 | 新聞爆料 | 商務聯繫

小編微信:wzadcm2

廣告電話:13857708265

相關焦點

  • 花圈不能超4個 樂清整治喪禮鋪張風氣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樂清市相關部門了解到,出臺這一政策是為了遏制樂清多年來辦喪禮嚴重的鋪張浪費風氣,喪葬儀式標準的制定則是經過多番研究討論決定的。" 五個不超"和"五個禁止"北青報記者看到,根據樂清市的相關規定,樂清市民在辦理喪事時,需要遵守"五個不超"和"五個禁止"的規定。
  • 樂清這家人給父親辦喪,24小時就火化出殯,喪禮費用僅萬元
    這是清江鎮蒲新村村民盧某的喪禮,莊嚴、肅穆,且是樂清首例24小時內火化出殯的喪事。盧某今年64歲,於11月5日10時許過世。蒲新村村兩委幹部得知後,第一時間來到盧家關懷慰問,引導其家人簡辦喪事。盧家是低保戶家庭,盧某常年獨居,收養一子,其子在杭州打工。「他家裡條件不好,本來辦喪事壓力就大,現在政府提倡簡辦,他們自己也很認同。」蒲新村黨支部書記盧明樂說。
  • 深夜,公司門口放著一隻花圈!看到題字,中介小哥瞬間嚇蒙!
    當時是7月29日晚上22點左右,王先生接到同事的電話,臉色大變,急匆匆地趕到公司。這個王某,不就是自己嗎?王先生立馬將花圈丟進垃圾桶。好好的活人被人送了輓聯,公司門口被人放了花圈,什麼仇什麼怨才能做出這種事?氣憤的王先生立刻報了警。東新派出所的民警裘怡平趕到現場時,王先生情緒依然很激動。他對裘警官說道:「花圈上面寫了我的名字,但我的伯父並沒去世,這是虛造事實,更是對我的嚴重侮辱!」
  • 老人提醒:農村「喪禮」忌諱的幾件事,規矩一定要知道!
    在農村,一直延續著嚴格的喪禮習俗。特別是村裡的老人去世,喪禮上的規矩更是嚴謹。農村老人的喪禮,不僅體現親身子女的孝行,更是體現村民家教涵養的舞臺。以下農村喪禮上的規矩一定要牢記,否則不僅會被人嘲笑,還會衝犯主人家的忌諱。
  • 隆回高平百歲老人喪禮禁放鞭炮,不發香菸與毛巾,眾人議論紛紛......
    在平時一般的喪事都是大炮小炮,廣宴親戚朋友,百歲老人的喪禮豈能馬虎?江未村的村支(兩)委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召集紅白理事會主任袁愈義及成員出謀劃策。會議決定「《紅白喜事章程》不是擺設,樹立新風是大家的職責,就算有阻力,我們也應該努力去執行」。於是,村支(兩)委幹部與紅白理事會成員一起趕到喪事的家中,積極開展思想勸導工作。
  • 冷知識:在日本看到花圈不要方不要怕,那可能是…
    花圈(はなわ)「不能整點陽間的東西嗎??」在中國,如果非葬禮的情況下突然收到別人送來的花圈,想必會結下「血海深仇」的梁子,讓人後背一涼。但是,在日本,送花圈的意思可能截然不同。花圈,也叫做花環,最早希臘人用它作為送給他人的禮物,表示自己最誠摯的祝福。經過多年的發展,與不同文化相碰撞、融合,最後到了咱們這兒,就變成喪禮必備物品了。
  • 武岡村裡一老人去世 安靜而簡樸
    .稠樹塘鎮龍田村6組一村民:喪事「讓位」疫情防控「各位親朋好友,家父於正月初十去世,因疫情當前,故喪事簡辦,不辦酒席,一切從簡,請各位諒解2月3日,正月初十,該村6組村民歐德盤老人因病去世。「感謝你們的關心,疫情防控非常時期,不能因此給鄰裡鄉親和親朋友好增加風險,我們立即發辭呈,不請樂隊,也不搞宴請……」他們一家以寬懷之心兌現了承諾,做到不搭棚架,不播哀樂,不鳴禮炮,不搞聚餐,現場僅擺放著幾個花圈,安靜而簡潔。據了解,按照本地習俗,平時誰家去世老人,要在家留置三日,全村老少和親朋好友會上門弔唁緬懷,期間由後人們殺豬宰羊予以招待。
  • 視頻:莆田市區有人擺花圈、拉白布條,竟是為了……
    8月16日,荔城中大道龍橋附近,居然有人在路邊拉起了白布條,並擺上了花圈。現場有三個孩子待在一旁的角落裡,而停放在白布條後面的工具車,車頂上則擺放著遺像,車後的地上還放了一沓紙錢。期間不斷有路過的市民被白布條吸引,駐足觀望。出現這一幕的原因,還要從8月12日說起。當天有名空調工在工作期間,不慎墜樓身亡。
  • 喪禮--鎮長他媽死了,被百萬微信轉瘋了的現實劇
    鎮長是個孝子,平時戮力國事,沒時間照顧老娘,幸好兄弟多,而且個個能幹。儘管這樣,鎮長把平時朋友送的吃不完的魚鱉蝦蟹、參茸燕鮑都拿來孝敬老娘,加上每月千把塊的零花錢,老人生前每每人前誇耀,無不令人豔羨。老人得的是肝癌,這惡疾只可惜了生前無比的幸福,誰都不舍。人們豔羨之餘不免嘆息。 靈堂前,哀樂響徹雲霄,天空愁雲慘澹。
  • 深夜收到一個白花圈,上面還寫著自己名字!男子當場嚇懵
    近日杭州某房屋中介員工王先生接到同事的電話後臉色大變,急匆匆地趕到公司看到眼前這一幕,王先生被嚇到了只見公司門口赫然放著一個碩大的花圈仔細一看,花圈上的輓聯寫著伯父大人千古晚輩王某敬輓這個王某不就是自己嗎?
  • 98歲賭王兩度接受開腦手術,靠上億元補腦針續命,現成擺拍對象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提到賭王,多數人都會想到電影中的場景。但是,要提到現實中的賭王就不得不提香港的何鴻燊了,現在的香港賭王何鴻燊已經是98歲的高齡了,身體情況也不是非常樂觀。
  • 台州98歲阿婆要爬石夫人山,那裡有我的愛情故事…
    而在現實中,也有一個令人動容的愛情故事與石夫人山有關9月2日下午3點半多,溫嶺市公安局城東派出所接到了城東街道下岙嚴村村民的報警電話,稱有個老太太獨自一人在大馬路上走著,十分危險。民警朱立程立即帶領兩名輔警趕到現場,老太太已經被好心村民拉到家門口坐著,一群人圍著她,有遞毛巾的,有倒茶的,更多的人在七嘴八舌地勸說:「阿婆,這石夫人山很高的,你爬不動的。」「快回家去吧,天氣悶熱,小心中暑。」
  • 樂清這對老夫妻花百萬,只為做一件事
    葉定獻老人今年81歲,出身貧苦農民家庭,其父在他很小的時候病亡。葉定獻渴望讀書,但因家境貧困,他只讀到小學畢業,之後便與母親一起下地勞動,撐起一個七口之家。婚後,葉定獻和老伴育有三子一女,他們深信知識能改變命運,哪怕節衣縮食也要供孩子們讀書。在他們的培養和孩子們的努力下,三個兒子都學有所長、學有所成。
  • 低俗 內黃一老人逝世 喪禮驚現下流流淫穢節目
    2016年7月8日晚,亳城派出所接群眾舉報,亳城鄉河村一家老人病故,明天出殯,今天在村內進行淫穢表演,動作不堪入目,語言低級下流。強烈譴責、反對這種的喪禮陋習。
  • 老人被狗繩拽倒重摔身亡 警方:12歲女孩牽鄰居家狗發生意外
    視頻裡兩隻身型偏大的寵物狗在街上飛奔,其中一隻大型狗身後拖著的狗繩,將路上一位老人一下子帶倒重摔在地上,老人頭部大量出血倒地不起。原本牽著狗的小女孩返回現場後,帶著寵物狗快速逃離了現場。這位醫生表示,倒地老人今年88歲,有時候會到衛生站取藥,因此他比較熟悉。約十分鐘後,救護車到達現場,隨後公安抵達。這位醫生還表示,「那隻白狗重約70~80斤,當時白狗遇到另一隻小狗,兩隻小狗可能想玩,就本能衝上去,掙脫了繩子,剛好老人在旁邊,狗繩絆倒了老人,老人前額著地。」不幸的是,老人經送醫搶救無效去世。
  • 有葷有素,老人擺自助小攤,每頓2元錢,虧本賣了50年
    ···10元臺幣(約2元人民幣)自助餐在高雄市的公園路橋下常年有一個老人擺自助小攤。這樣的小攤,老人一擺就是50年。2015年3月,老人辭世享年96歲,有近千人為她送行。但沒過多久她就發現,碼頭工人收入微薄,吃不飽飯,甚至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善良的她,想起之前碼頭工人對自己的幫助,就主動提出把自家倉庫提供給工人住宿,好讓他們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
  • 錢國偉出殯,遺孀手捧遺照獲眾星護行,2歲女兒被抱上山送別父親
    《美人魚》執行導演錢國偉於10月27日病逝,享年58歲。近日殯儀館設靈包括周星馳、成龍、劉德華等藝人送花圈致哀。
  • 那隻很長很長的貓,去世了
    但在貓貓比長的歷史上,你肯定見過這隻白色的貓貓。它叫Nobiko,是霓虹鏟屎官@miyabi_2222家中年齡最大的貓。昨天,鏟屎官突然告訴大家,貓咪去了另一個世界。突然呼吸衰竭,雖然到最後都一直在努力堅持,但Nobiko最終還是走了,永遠定格在了18歲。
  • 69歲崔阿姨堅持22年擺免費茶水攤,感動一條街!
    在車水馬龍的路邊,南京定淮門6號小區門口的這個免費茶水攤如同一方清泉,每年都能為路人送來涼爽。做好事容易,堅持做好事卻難。每年夏日,攤主崔傳面阿姨4點鐘便起床準備茶水,6點鐘準時出攤。這一堅持,便是22年。每個人都會做不同的好事,但是能將一件好事堅持做幾十年的並不多。堅持可以助人渡過難關,可以讓人實現夢想,堅持做好事則是一種美德,是內在美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