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每日優質生活」添加「關注」即可免費查閱精彩內容
每日優質生活:youzhishh
最實用最接地氣的公眾微信號
每天分享美食,分享健康,分享精彩,
發現生活的美好,享受美好的生活...
一起欣賞一組美麗的蝴蝶蘭
蝴蝶蘭一般多採用組織培養法繁殖,但需要設備與條件,只有專業人員才能做到。蝴蝶蘭屬於單軸型植物,一般無分櫱芽產生,令不少想在家庭條件下繁殖的花友深感遺憾。在此向大家推薦一種利用蝴蝶蘭花梗進行繁殖和刺激櫱芽的繁殖技術。
工具/原料步驟/方法一、花梗催芽法:
將開花後花梗上的殘花連花梗剪去,注意保留未萌發的芽節(大約有三四節)。把最上面一二節芽上的苞片小心除去,露出節芽,注意不可傷及 芽子,取少量的催芽劑(植物激素)均勻塗在節芽上,若能將除去苞片後的傷口也塗抹蓋上,效果更好。將處理好的蘭花置於適宜的地方(能見光又不直曬)。溫度需保持在25~30℃、溼度在75%以上,2~3個月就可長出新的花苗來。當新苗長到一定大小時,在其基部用薄膜包少量水苔裹住,當小苗長出二三根粗根時,即可剪下單獨種植。
取少量的催芽劑均勻塗在節芽上,若能將除去苞片後的傷口也塗抹蓋上,效果更好。
花梗未萌發的芽節(大約有三四節)。蝴蝶蘭通常由花梗基部(近母株處)算起在第6、7節才會分化花朵。除最基部第一節外,剝開位於開花節位以下各節的苞片,皆可見到芽,都是繁殖的好材料。進行蝴蝶蘭花梗芽培養,材料的取用時期所受限制不大,從蝴蝶蘭有花梗產生開始,到花朵凋謝後,只要花梗尚綠未枯黃。都可用來當作培養材料。
把最上面一二節芽上的苞片小心除去,露出節芽,注意不可傷及芽子。
取少量的催芽劑,用牙籤沾催芽劑,點在莖的芽點上即可,催芽快速,效果佳。
將處理好的蘭花置於適宜的地方(能見光又不直曬)。溫度需保持在25~30℃、溼度在75%以上,2~3個月就可長出新的花苗來。當新苗長到一定大小時,在其基部用薄膜包少量水苔裹住,當小苗長出二三根粗根時,即可剪下單獨種植。圖為將處理過的花莖固定在水苔上,已生出三片頁和兩條根。可剪下單獨種植了。
二、切莖法 ( 俗稱的斷頭 ):
蝴蝶蘭是單莖類植物,自直立之莖向上生生不息,在它的葉腋莖部卻有潛芽 1-3 個,正常狀態下多不能生芽成株。
待植株生長較長後,可以自叢葉下叢生根之間用消毒過後的刀或剪切斷,上部有根葉者栽入新盆或是板植,使其繼續生長,下面留有根莖部份,予以適當水份。
為防止腐爛,可在切口上塗抹多菌靈等消毒殺菌粉劑。
不久之後,潛伏的芽即可萌生 1-3 個 ( 看株性及管理方法而定 ),如莖株過長, 亦可分切多段,只要每段長在一寸以上並有根一條以上者每節均可發出1-2芽。
繼續長大的芽。
第二年已長成兩株幼苗。
從易分理處剪下帶根的幼苗。
剪下的帶根的幼苗。
單獨栽植後繼續生長。一盆新的蝴蝶蘭就此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