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此處 ↑↑ 立即關注「中國花卉報
自去年年中開始低迷的蝴蝶蘭種苗市場近期又傳來更糟糕的消息,幾家廣東和福建的組培大廠產品價格再次跳水,經過兩三個月養護的1.7寸『火鳳凰』小苗,只賣1.6元一株,售價比今年春季出售的瓶苗還便宜,還有不少3.5寸盆苗僅售1.5元,這無疑給蝴蝶蘭種苗市場又蒙上了一層陰霾。
廠家由於種苗庫存壓力、溫室面積不夠或是現金流出現斷層,用降價方式來帶動銷售本無可厚非,但無底線的降價看似是解決了自己的壓力,實則破壞了行業秩序,影響了自己的口碑。
大陸蝴蝶蘭種苗行業發展多年,已形成組培苗廠商——中小苗生產商——成品花生產商這個生產鏈條,彼此環環相扣,分工協作。然而,目前小苗賣得比瓶苗還便宜的現象,直接損害的是中小苗生產商這個環節,他們本來就是靠提供苗期養護來賺取差價,現在上遊供應商的同規格種苗賣得比他們的進貨價還便宜,無疑斷了他們的生路。已有中小苗生產商憤然揚言,如果以後還從這幾家跳水的組培商進苗,「自己就不是人!」
一位入行十餘年、在蝴蝶蘭圈頗有影響力的專家評價此事時說,這種跳水現象不僅是舍本逐利,還是與自己的下遊客戶爭奪終端客戶,不給下遊客戶生存空間。大陸蝴蝶蘭種苗市場首次出現這種現象,屬於典型的飲鴆止渴行為,同時也說明蝴蝶蘭種苗市場的亂市已達到白熱化境地。雖然目前這種現象尚未蔓延,但由於新一輪跳水是幾家原本在行業內頗有地位和口碑的大廠所為,其影響更為惡劣,如果不引以為戒,將會帶來更大規模的跟風行為。
這個信號意味著蝴蝶蘭苗市價格還未到最慘烈的時候,鄭州綠金蘭園副總經理喬肇文預測:如果今年年宵花行情繼續慘烈,明年開春種苗價格將更加低迷,預計中苗開盤價為6元(今年為6元至8元),隨後就會逐步出現5元、4.5元、4元等價格。
合理範疇的種苗調價是正常的商業行為,說明種苗商第一階段對後市的預期出現了誤判。另一方面,生產商對行業缺乏信心,看不清未來形勢,持幣觀望現象嚴重,對長線生產的瓶苗進購欲望減弱,增加了適合短期生產的中大苗的進購比例。再加上種苗生產有滯後性風險,在不斷下行的市場中,買高賣低的現象也並不少見。只是,對於以瓶苗銷售為主的組培廠商來說,如果不斷損害下遊客戶的利益,明年誰還向他們買苗?
正常情況下,如果不是甩貨轉行,很少有人會採取這樣違背商業規則的「慢性自殺」方式,因此有經濟實力的大廠採取這種極端方式,著實令人匪夷所思。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其他一些組培廠商正在努力減少損傷,並不斷創新,向行業傳遞正能量:有的大規模扔苗,短期來看損失很大,但能減少自身後期管理壓力,也減輕了整體市場的銷售壓力;有的加大淡季催花比例,開發2寸至3寸盆的單株蝴蝶蘭產品,向花店、商超、花園中心等零售終端市場鋪貨,開拓家庭消費市場。事實上,目前開拓家庭消費市場最有能力、有品種儲備的就是種苗商。
希望更多種苗商能夠放眼大局,對蝴蝶蘭未來廣闊的零售市場保持信心,少做損害行業秩序的短視行為,多為行業傳播正能量。
—————————————————————————
關注行業動態;分析市場行情;報導產業新聞;追蹤焦點事件;
歡迎在當地郵局訂閱《中國花卉報》
訂閱代號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