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菜市場裡有八個賣蛋的攤位,由於統一價格、統一貨物,沒有比價比貨這一說,那我該選哪一家呢?這時,其中的一位女攤主叫住了我。我說,我要買鴨蛋,但你要保證賣給我的沒有壞的蛋。她笑了,說幫我一個一個地挑。說話間,她拿出一隻手電筒,對著鴨蛋一個一個地照,她說好的蛋在燈光照射下可以看見裡面清清爽爽,沒有雜質。她讓我一起看,但我卻看不出什麼來。事實證明,經她用手電筒查驗的鴨蛋的確個個都是好蛋。
我無法不信任,於是,我就此固定在這個攤位買鴨蛋了。時間一長,我們也熟悉了起來。這位蛋嫂來自安徽六安,已在這裡租攤賣蛋四年了。平時她一個人看攤,早上五點出攤,晚上八點收攤,也是很辛苦的。去年夏天,我看到一個男孩在幫著她看攤,可過了幾天就不見了。男孩是蛋嫂的兒子,剛念初一,暑假裡從老家來上海幫媽媽看攤,可男孩子哪裡坐得住十幾個小時,開始時還看手機來打發時間,後來實在坐不住了,便生出理由來逃之夭夭。蛋嫂還有個女兒,她倒是說坐得住,可蛋嫂卻不讓她來,讓她好好地看書做作業,因為她就要考大學了。蛋嫂的丈夫偶爾也會來看攤,但他有自己的工作,那也是一份「蛋業」,他在禽蛋公司做送貨員。
後來,我才知道,蛋嫂這裡不像便利店,她可是專業賣蛋的,所以,她攤子裡的蛋一般都只有三天的存量,不斷地賣不斷地添,這樣也就能保證質量了。鴨蛋自然進貨少些,但因為有我這樣的老顧客,也能做到心中有數。往年,蛋嫂都會像其他攤主一樣,春節時收了攤回老家過年,不再做生意。可今年她沒有回去,結果偏偏遇到了疫情,大年初一,她照樣五點鐘出攤,一看,旁邊的攤位有五家都關門大吉了,這樣,來她這裡買蛋的人倒是多了起來。她跟我說,雖然沒有回家過年,但能在疫情期間照常為顧客服務,不讓顧客有後顧之憂,她心裡還是高興的。
一晃已經入夏。前幾天我去買蛋時,蛋嫂看上去有點疲憊,還不斷地把手揮來揮去。我問她是不是太熱了,是不是有蚊子在咬她。她回答我說,這個菜市場裡沒有空調,太陽直射在棚子頂上,她攤位裡都有四十攝氏度的高溫,那些蛋摸上去都熱呼呼的,這可容易壞呢,而且,這裡也真有蚊子,她自己倒是不怕被咬,最怕蚊子叮在蛋上。我不解道,那就讓它叮好了,它又鑽不進蛋裡。蛋嫂說,這可不行,蚊子一叮,蛋立馬就會變質,至少蛋裡的蛋黃就會散黃。蛋嫂說不能把蛋遮蓋起來,這樣顧客會看不見;也不能用拍子去拍蚊子,萬一拍到蛋上,蛋就會碎了,所以只好用手不斷地揮來揮去。我心想,蛋嫂他們還真的不容易。
蛋嫂告訴我說,她還牽記著女兒,因為這幾天正要高考,她為了看攤,不能離開上海去陪伴女兒,給她做些好吃的,給她打打氣。我寬慰她說,你女兒總要一個人走進考場的,你就放手讓她自己去飛吧。蛋嫂忽然想起什麼來,笑著對我說,我兒子明天就要來了,他又放暑假了,他在電話裡說,這回他會坐得住的,他要替我多看一會兒攤。蛋嫂一邊說,一邊用手電筒幫我一個一個地查驗鴨蛋,這次我看清了,燈光下,那些鴨蛋個個內裡晶瑩透亮,我覺得如同蛋嫂的心靈一樣。
關於我們: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亮「在看」,給我們留言,把它分享到朋友圈。本公眾號乃上海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新民晚報》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報紙副刊,在微信平臺,我們將以全新的面貌繼續陪伴您。歡迎免費訂閱,我們將每日精選兩篇新鮮出爐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機。所有文章皆為《夜光杯》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點擊下面的篇目連結,可重讀夜光杯微信公眾號6月高點擊率美文:
曹雷:疫情中的旅行
童自榮:我們永遠的小劉
「革命家庭」裡的「江姐」走了……追憶於藍媽媽
李大偉:蘇州燜肉麵
人物 | 許四海 芒種應勤耕,「壺王」知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