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棉木又叫做白杜,正值果期。
【 絲棉木 Euonymus maackii 】衛矛科 Celastraceae >> 衛矛屬
絲棉木是一種小喬木,大概能長兩層樓高。園林上的「桃葉衛矛」也是它,能長成小樹的它卻常常被剪成個球。
去年在地產公司做景觀項目,跟施工單位和設計師去山裡淘寶。雖然目標是石頭,但大家都對村口的一棵絲棉木垂涎不已。滿樹的紅果、遒勁的樹幹,十分有做景觀樹的潛質。仔細一看,這棵樹紮根於巖石之中,根本不可能把它「請」出大山。
況且,留守的村民對它感情也頗深。村民說,他們時常會打下樹葉子泡茶喝,對腎有好處,利尿。(但這種說法跟網上的資料出入很大)
一個月後,我們再次進山,絲棉木的葉片已近落盡了,果實紅的驚人。我還從沒有見過這麼紅的絲棉木。浙大的啟真湖邊有絲棉木,北大的未名湖邊也有絲棉木,園林綠化裡被剪成球樣的更是不計其數,但都不如這棵破敗村莊裡的花果繁茂,鮮豔誘人。
它的果實可有意思,每次見到都忍不住摘下幾顆來。果實的形狀獨特,有四稜。古有「八稜金瓜錘」,那現在我手上拿著的就是「四稜白杜錘」。
大錘看著威風,稍一捏就「露餡」了:果皮是軟的,肉肉的,而且一捏成熟果實,果皮會從稜中間裂開,露出其內被橙紅色假種皮包被的種子,與它衛矛科的親戚——衛矛和扶芳藤一樣。
我不知道絲棉木為什麼叫這名,就像不知道衛矛為毛叫衛矛。
如果非要推測一番,我想可能是因為絲棉木的葉子吧。即使在草木最富有活力的春夏季節,絲棉木的葉子卻總是懶洋洋、軟趴趴的掛在枝條上,就那麼垂著,猶如布條、絲綿、葛優一般。
它的葉片水滴型,一頭尖一頭鈍,葉緣有鋸齒,在枝條上對生。
網絡圖片 CC0
今天的推文就到這裡戛然而止了,感興趣的旁友可以點擊以下含連結的圖片,看看絲棉木的親戚:衛矛和扶芳藤
↑這是衛矛
↑這是扶芳藤
作者:蔣某人
圖片:蔣某人(除註明外)
本作品採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議進行許可
轉載請保留以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