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門口的杮子樹

2021-02-23 微白水

國慶放假了,老大也回來了,於是我們一家就回老家看爸媽了。一到門口,老二就大喊一聲:「柿子紅了。"還真是,杮子樹鬱鬱蔥蔥,象一把巨傘覆蓋在門前,滿樹的柿子點綴在上邊,宛如一顆顆小燈籠。

細細看看,金黃金黃的柿子一枝枝,一串串,真想上去咬一口。

看慣了鋼筋水泥土的我們,圍著杮子樹轉來轉去,心中不禁湧出莫名的驚喜,我不禁拿出手機咔嚓一聲,直到丈夫說:"哎,快,拿東西回家,回家。"我們才離開柿子樹下。

回到家,寒喧收拾,很快就去果園了。這農忙時節,家家戶戶都忙得不可開交。爸媽年紀大了,我們當然也不敢歇著。這不,迎著夕陽,走上了田間小路。忽然,那株杮子樹躍入眼帘。地畔邊,一棵樹,青黑色,滄桑、老態,一下子把我的思緒拉回二十多年前。那時,我十幾歲,只知道我們三家大伯、三爸、我們家共有一棵杮樹。隊上分隊時分的,每年各家摘兩三籠柿子,回到家,撿又紅又大的一部分放到大鐵鍋,鍋底下架點火,烘一晚上。這要有技術,火太大了,柿子就煮死了,火滅了,就是澀的,煮不熟。烘好了,甜甜的,脆脆的,人人愛吃。記得那時,只要烘柿子,第二天睡在被窩,老媽就會給我們遞個柿子,我們姐妹兩個你掙我搶,好不熱鬧。還有剩下的柿子再一分,好的架到柿子棚上,蓋上茅草,過上一個冬天,霜凍了,雪蓋了,冬日的陽光也曬了。過年時取出來,涼甜涼甜的,吃一口甜到心肺。有時,鄉親們把柿子拾到捥裡,放在炕頭,讓它熱一熱,老人小孩都可以吃。而且鄉親有個說法,這種柿子叫忍柿,過年吃了一年都要忍事,新的一年不能再惹事。爸脾氣不好,每年除夕媽都說:"你快吃,吃了忍杮一年就忍著。"當然,再剩的那些小的,不紅的柿子就拾到缸裡釀醋了,山鹽杮子醋嗎?可是美味一絕。

那時,秋高氣爽的午後,會有一天,爸就收拾架子車,放在兩三個籠,就吆喝我:"走,跟我卸杮子去。"於是,我弓著腰,跟在車子後,給爸掀著車子就順著坡路悠悠走了,到了以後爸爸三下五除二就在腰裡綁好繩,系好籠上去了。我在下邊撿些摔下的,等爸摘滿了,放下繩子拴著的籠,我在下邊接呢。每次,我都拼盡全力,那滿籠的柿子好沉好沉。不過,很快的,就好了,我說:"再摘些,樹上還多著呢。"爸就瞪我一眼:"還有兩家呢,要多想想別人。"這也算是爸對我的啟蒙教育吧。回家時,我就舒服多了,坐上了車子,下坡路嗎。曬著陽光,睡在架子車上,兩頭是紅紅的柿子,爸爸在前邊拉著,我看著藍天白雲,多麼愜意』!今日想想,仍覺幸福滿滿,物質饋乏的年代杮子樹帶給我多少歡樂呀!

時光流逝,人們的思想漸漸變化了。村裡有收杮孑的了,杮子能賣錢了,於是,三媽把杮子買了,送來了十元錢,告訴媽村上幾家都把柿子賣了,買醋吃,省事省力。第二年,大伯的大兒子早早就把收柿子的人叫到地裡,杮子又沒有了。於是,後幾年,他們兩家爭著賣柿子,也沒人再送十元錢到再我家了,我就再沒卸柿子的經歷了。反正,我幼小的心裡不平衡,媽說:"沒事,都是自家人,誰賣都是一樣。只是想吃口柿子有些難了。"我又受到教育,大度、厚實心裡踏實。帶著對柿子的眷戀,我上學工作,爸媽有關柿子的那兩句話時時提醒著我做人不能大計較。再後來,媽媽就找了一株小杮樹苗,挖回來栽到家門口,這不,我們一回家就看到蔥蔥鬱鬱的杮子樹,又能吃上又甜又軟的杮子了,嘗到綠色無公害的柿子醋了。

相關焦點

  • 杮子正當時,貪多當心「石子」找上你
    不過,關於杮子卻有著不少禁忌,如空腹吃柿子會胃出血;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會中毒;柿子和鵝肉一起吃會致死……那麼這些傳聞到底是真還是假呢?   「杮子富含一種叫『鞣酸』的物質,過多食用會引起不適。」據遵義市中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向薇介紹,鞣酸,也叫丹寧,是柿子澀味的來源。除了柿子外,葡萄、山楂、石榴等水果,甚至是喝的茶水中都含有豐富的鞣酸。
  • 隆回老家的板慄子熟了,這才是秋天的味道!
    板慄採摘難度較大人在樹上要站得穩靠在樹杈上這樣打安全一點要是站著不穩用力打板慄子的時候容易發生意外據說打板慄子不要豎著打要橫著打橫著打安全豎著打掉下來正好在頭上兄弟齊上(你們剝板慄子是不是也是這樣剝)採摘板慄子也是很有趣的事情雖然很累,但是其中的樂趣也只有在累中可以體會收穫總是讓人喜悅的
  • 老家•老娘•老酒
    年底,雅姿家居賣場門口。
  • 【子東時間】猴子為什麼喜歡樹
    歸根結底問題不在猴子,而在樹。樹的等級,樹的結構,造成了猴子互相之間的複雜關係。如果他們不在一棵樹上,而是在平原、坡地、草地、河邊,這些猴子可能就沒有那麼緊張的上下、左右、屁股、笑臉、耳目的關係了。是,錯不在猴子,錯在樹。可是俗話說的好, 「樹倒猢猻散」,猴子天性喜歡樹,這是人性的悲劇。猴子喜歡樹,人喜歡什麼呢?
  • 冠縣年味·城裡的樹燈
    臨近小年,城裡的樹燈漸漸亮了起來,安裝樹燈是一個大工程,需要很多人員、許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所以暫時可以看到一部分亮起的樹燈。夜騎的時候剛好路過冠宜春西路,這附近的樹燈亮了,在黑夜中特別漂亮,也讓這座小城漸漸多了一絲年味。
  • 夜讀 | 老家的電影院
    電影院裡的青春歲月作者/陳榮亮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前段時間,回到閩北老家,晚飯後和妻子在路上閒逛,走到小城中心的南街頭,十字路口右側,便是電影院。抬眼望去,除了樓頂上「建甌電影院」五個字仍是舊物,樓下成了超市、KTV,記憶中的電影院早已物是人非。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最後,記住!永遠不要對父母說這九句話!(因為他們會傷心)1、說了你也不懂,別問了!
  • 山不在高:老家的根達菜
    老家有一種蔬菜叫「根達菜」(音),太原鮮見。其菜闊葉直梗,根部粗大,採摘時將其一葉葉從根部撇下,去掉葉子,食用葉梗。
  • 京山的百年皂角樹有多少?
    角陵縣之名是多皂角樹和丘陵的意思。其實,京山城的皂角樹,既多而且老大。現在新市鎮的南河二橋頭、商業局幼兒園門口,三星橋頭,不是還可以見到那些仍然挺拔盤空,枝葉繁茂,幹粗數圍的幾株皂角樹嗎?至於還有很多處,成排的,高大的皂角樹雖已毀而不見,但這對上了年紀的人卻還記憶猶新。
  • 好兄弟需要拜個把子嗎?
    我說,這年頭都不流行拜把子了。他說,做個好兄弟,這是拜把子?可能是我理解錯了,但我大致明白他的意思。畢竟提到了拜,所以讓我第一時間想到了拜把子。個人覺得,如果非得什麼都要個儀式感,那還是真沒有這種必要的。好兄弟自然可以做,還真沒必要去拜。提到拜字,可能大家也會想到拜年、拜堂,更多人是一種儀式上的講究。
  • 樹上長的樹瘤,切開以後亮了眼
    大家見過長在樹上的樹瘤嗎?我想見過的人肯定有,但是樹瘤切開後是什麼樣子的呢,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 君遷子 | 11月野果「新品上線」
    ↑君遷子【 君遷子 Diospyros lotus 】柿科 >> 柿屬君遷子廣布,但在北方相對常見,北京周邊的各種山上,總是能見到一兩株的。君遷子也是北京除柿外 Diospyros kaki,唯一的一種柿屬植物。
  • 家族樹
    一大家子人都聚齊了,三代同堂。我才突然想起,我們家好像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聚過了,2020年的春節因為疫情取消了,那麼上一次這樣聚會的應該都是一年前了。反思其中原因,可能就是缺少了老人吧。我們這一代人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可能都沒體會過和兄弟姐妹互相陪伴成長的酸甜苦辣,但可能會體會同代人組建自己的家庭後,大家產生的自然距離。
  • 紅豆樹·紅豆壪
    周易壩六隊·紅豆樹建群記 離開老家越久
  • 五峰的木子樹,你還記得麼?
    睹物思情,也許每個五峰人腦海深處都還有木子樹的身影,以及一段與木子樹相關的陳年往事。有的人被童年治癒一生,有的人卻用一生治癒童年,我就屬於被五峰童年生活治癒的人。記憶中,秋天的五峰,隨便走走都能養眼怡情。
  • 樹上得來的牛奶與麵包:麵包樹與牛奶樹
    南太平洋島國的居民們表示無壓力:種一棵麵包樹在家,即採即食,新鮮又美味,方便又健康。純綠色早餐:麵包果Artocarpus altilis ,麵包樹,桑科菠蘿蜜屬的成員。它的枝條上、樹幹上、乃至地面根部上,都能結果。一年結果一次,一次陸續9個月,能達到200多顆,是食用植物產量之最。
  • 市區驚現「周扒皮」,路邊兩棵銀杏樹樹皮被扒……
    俗話說,人活一張臉,樹要一張皮。可不知道是哪個老幾跟樹過不去,活生生的把兩棵銀杏樹的樹皮給扒了。而被扒皮的那兩棵樹的位置, 就在湯王大道天潤玉蘭苑三期建築工地的門口。這棵銀杏樹樹齡八年,直徑12公分左右,在湯王大道天潤玉蘭苑三期建築工地其中一個大門的門旁。園林部門工作人員說 ,這棵樹是十來天前遭到破壞的,當時他們來的時候,樹下半段的樹皮都被扒掉了。
  • 厲害了我的鋸子,可放進口袋,鋸顆樹就分分鐘的事
    提示:點擊上方↑"製造原理"↑即可訂閱,每天更新今天我們來說說鋸樹的事
  • 梓葉槭:萬裡茶道上最美樹王
    崇山峻岭中眾多的古樹引人注目,最令人稱奇的是金家衝的梓葉槭,已有1500年歷史,是我國特有瀕危樹種,為全國最大梓葉槭,作為湖南5棵候選樹之一,目前正在參評全國綠化委員會組織的「中國最美樹王」。這株生長在巖石上的梓葉槭,胸圍達5米以上,樹高39米,氣勢磅礴,冠似華蓋,繁蔭上千平方米;其樹根龍盤虎踞,布滿毛茸茸苔蘚;粗壯的樹幹上滿是歲月勾勒出的深深紋理,虯結的樹枝像一隻只壯碩的手掌伸向天空。方圓幾十裡,至今流傳著古槭樹的傳說,其中以宋理宗在此樹下小憩,及鄉賢公陶必銓與其子兩江總督陶澍寫的《鷂子尖茶引》和所題匾額,最為當地人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