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民代及網友曾力薦10元硬幣頭像「去蔣化」,改鑄樂施好善的「便當阿嬤」莊朱玉女。臺灣的「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有人提案後,截至昨天,提案聯署人已突破5000人,達到成案標準。
這意味著,新臺幣可能加速「去蔣化」。
左為網友設計的10元硬幣,右為目前的硬幣
值得注意的是,宋楚瑜也曾提議將10元硬幣鑄印莊朱玉女。
莊朱玉女生長於戰亂年代,二戰時,丈夫被派到南洋當了日本軍夫,莊朱玉女一個人以駕駛牛車為業,還要照顧小孩。
戰爭結束後,莊朱玉女發覺高雄碼頭工人的工作非常艱辛,別人都追求「錢多事少離家近」,而他們卻恰恰相反。好多碼頭工人和他們一樣,都是來自澎湖的同鄉。基於照顧澎湖同鄉之情,莊朱玉女除了將公司儲料倉庫給工人住宿之外,還決定準備餐點,提供給碼頭工人。
1951年,莊朱玉女開始提供「免費餐點」。不過,為了這「免費的午餐」,莊朱玉女先後賣掉了7棟房子,只是後來花費實在太大,才改為「無限量吃到飽」,只收新臺幣10元錢——完全「違背商業原則」。
雖然只要10塊錢,但是她並不馬虎,菜色家常又豐富,除了大碗白飯、還有鮮魚、爌肉和蔬菜等三樣配菜,再加上魚湯,滿滿都是「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有時風雨交加,莊朱玉女的兒子叫母親不要去賣,但她堅持著:「如果我不去賣的話,那這些工人怎麼辦,他們要去哪裡吃?」就這樣,她堅持了50多年。
2000年起,莊朱玉女中風,無法賣飯。2001年,高雄市長謝長廷授予她「城市英雄」稱號。2007年,正在參加競選的馬英九也曾到莊朱玉女家「Long Stay」。
莊朱玉女去世時,殯儀館外擺放的花籃
2015年2月,96歲的莊朱玉女離世,吳敦義、連戰、蕭萬長等都擔任了喪禮的名譽主委。3000多人參加了她的告別儀式,殯儀館外擺放的花籃超過100米。一位參加葬禮的工人說:「碼頭工人很辛苦,收入又少,阿嬤自助餐量很多,菜色也不錯,不夠自己隨便添,非常懷念阿嬤和她煮的菜。」
澎湖縣政府為莊朱玉女塑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