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erge中文站12月18日報導
從感恩節的前一周開始,我就開始使用蘋果的iPhone X了。在那之前我是一位iPhone 8 Plus的用戶,當然是蘋果借給我體驗的。在短暫的使用前我還體驗了谷歌的Pixel 2,當然還有Essential Phone。
但這篇文章不是將這四款旗艦放到一起進行對比,今天的主角只有一個,那就是iPhone X。
我的一些同事認為,iPhone X很容易就成為有史以來最好的智慧型手機。iPhone X的確有很多值得被人稱道的方面,包括續航出色、前後攝像頭均支持人像模式、以及運行速度非常流暢等等。我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多同事如此喜愛iPhone X。但我目前來看還沒有。
在使用了接近一個月之後,我還是在適應需要在特定場合進行的手勢操作,每次我在進行手勢操作的時候都擔心會失敗,我意識到從我的角度來說,使用iPhone X並不舒服,尤其是還要經常考慮用何種手勢進行何種操作的問題。
雖然我們已經習慣了這些新功能,但還會有更多的時間調整,不過依然會有一些事情在持續困擾這我。
單手觸發通知中心不方便
顯然我不是第一個發現此類問題的人,但的確這個問題已經影響到了我,這是我在使用iPhone X的時候面臨的最大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手和我一樣小,但還想用一隻手操作iPhone X,那麼顯然想用拇指去夠屏幕左上角下拉通知中心,是很困難的事情。沒錯,我的大拇指就無法完成這樣的操作。我必須要藉助另外一隻手,或者用很危險的方式調整角度,但這樣會面臨手機不小心滑落的問題。
顯然這並不是一個最完美的解決方案。雖然我之前使用的是體積更大的iPhone 8 Plus,但很容易通過雙擊Home鍵來激活單手模式,然後進行所有操作。在iPhone X上需要通過更高的進度在屏幕底部完成手勢控制,我還經常不小心激活Spotlight搜索。
狀態欄不顯示電量百分比
沒錯,iPhone X的屏幕頂部由於有了凹槽,因此只保留了Wi-Fi、信號和電池圖標的空間,但我們無法像以前一樣看到電量百分比了。
當然,我們可以通過屏幕右上角下滑進入控制中心來查看電量百分比,但這就增加了額外的步驟,意味著我們無法一眼能看到剩餘的電量,只能通過電池圖標的顏色來判斷大致的情況了。這樣我們就進入到了一個「二進位」的世界,只有紅色和綠色。雖然現在控制中心有了更豐富的定製功能,但我們還是無法定製主屏幕,定製是否顯示電量百分比。
截圖
如果你是老款iPhone的用戶,截圖很容易,同時按下電源鍵和Home鍵就輕鬆搞定,這是非常順其自然的事情。但現在不是了,因為沒有了Home鍵,需要按下電源和音量鍵的組合,這就意味著我們要通過擠壓手機的方式來截圖了。
坦白的說,目前為止我發生過幾次截圖失敗的問題,相信還會有不少人和我有同樣的經歷。
在車裡使用有點尷尬
沒錯,開車的時候是不應該使用手機,但顯然除了打電話和發簡訊之外,在一些場景下還是要藉助智慧型手機實現一些功能。
我在開車時不會主動使用智慧型手機,但是會將它放到儀錶盤旁邊來播放音樂、聽廣播或者進行免提通話。因為我的車比較老,沒有中控大屏幕,因此一切都需要通過iPhone來完成。但是想要在開車的時候操作iPhone X,就費勁了不少。
有了指紋識別的Home鍵,解鎖iPhone很容易,甚至不用看手機。但是現在我不得不將iPhone X擺到中控臺上,讓它對著我的臉通過Face ID解鎖。有時還會不起作用,我不得不輸入密碼才行。
當然,有時由於場合特殊,我需要臨時調整設置,讓屏幕不能自動上鎖,但我也會記得將這個功能關掉。基本上,對我來說,也許指紋識別要比Face ID更適合我。
經常無意觸發麥克風
iPhone X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從應用底部向上滑然後左右切換後臺程序,不再像以前那樣雙擊Home鍵來完成。
但是在某些應用中,你必須要非常精確的進行這樣的手勢操作。比如Facebook Messenger或WhatsApp這樣的聊天應用等,整個操作過程要非常標準,否則就會不小心觸發輸入法,開啟語音輸入麥克風,而不是進入到後臺切換。
雖然這是小事,還可以在輸入法的設置中關閉語音輸入功能,但這也顯示了對不同應用程式進行不同設計的重要性。尤其是蘋果這樣全世界都在關注的公司推出了這樣一款重磅產品。
未來我很有可能重新用回iPhone 8。也許你認為,作為一名科技產品評論作者,應該儘可能的適應最新的產品而不是去懷念過去。但事實上最新的產品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當蘋果針對iPhone X進行下一步優化和調整之前,我還是需要一款使用更方便、更適合我使用習慣的產品。